


确实,我整个上午精力最好(对于复杂问题的工作有最高精神力)的时间是 10 点之后,下午则是 四点半之后,但是这种精力峰值,不意味着只需要在这之前开始工作就可以。
实际情况是,人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工作的「铺垫」,才能保证在这个时间处在进入这个精神力状态。铺垫比如读文章、整理前一天的材料、考虑文章框架、解决一点小问题。
和 GPT 沟通之后,注意到,这个「活动筋骨进入工作状态」的过程,可能每天所需要的时长是不一样的。睡眠比较好的时候,九点左右开始,就能在十点处于很好的状态。而情况越不佳(比如突发压力、心绪烦乱),需要的时间越长。在这种时候,不如就放弃「最佳精力」预期,随便完成几件事情就很好了,或者干脆去休息。






书架最有意思的是左上角那个篮子,那是我小时候和楼下姑娘玩的机关。用绳子吊着筐子放下去,正好就可以放到她窗前。她的房间在我下面。框子里面会放给她传的纸条,我做的手工,或者交换违禁物品上来。
有一年夏天,三更半夜听 MP3 被我爸发现,我就说东西是她的(其实是借同学的。很害怕他第二天一早就去楼下对峙,就二半夜用绳子吊着一把剪刀,敲她的窗户(敲她家的窗户)。
我敲了好久她都不开,就很惊慌,然后一直敲。直到窗户突然打开,然后她爸伸出头来,几乎要暴怒,问我你干嘛。我当时就呆住了,说我找她有事。他说明天再说。
后来才知道那天空调坏了,她就去主卧睡了,她爸睡这边。
希望这件事没有给她爸什么心理阴影。
果不其然第二天我爸下去找她还给她 MP3,后来她抽空还我了。小时候这么多年她帮我背的这种黑锅非常多。她爸妈比较友善,对我更多是同情。

我爸从支教的地方回家几天,回到了老房子,拍了我小时候的书架给我看。
看得出来四大名著最喜欢红楼梦了,封面破破烂烂。以前每年暑假拿出来看一遍。水浒一遍都没看完
有一年,partner 陪我回去,问要不要带一些书走,或者让家里寄过来。就觉得还是不要了。要是带走了,感觉家的灵魂就没有了。
书是大家都离开以后,这里留住的真灵。我会把这些书,和爷爷的书都放在这里,直到这个房子的最后一刻。







博客更新:2025.01 | 冬天小结:结束和开始,牙膏和发膜
www.kylinbag.top/ar...
本期是对这个冬天(主要是 1月)的简单回顾:
- 大项目的实验终于告一段落
- 开始搞新研究项目的方法框架
- 其他一些想记下来的 bullet
生活和购物:
- 美利奴羊毛户外打底
- 软底加绒勃肯鞋
- 安扣按压密封罐
- NGT 花瓣护腰坐垫加大号
- 水果刀等等一些小物件
以及生活小撇步:
如何把牙膏和发膜这种「质地较厚」的日化用品换成按压的取用方式
……只能说真的非常在意这个
还没想好这种以事和物为主的回顾是不是按季度写比较好,但主要还是,没想到吧这么快就更新啦!本周也更新了博客版本,也会密切注意一下 RSS 之类的是否正常。

博客更新:2025.01 | 在物理世界中让所关切的零距离
www.kylinbag.top/ar...
本期主要是近一段时间的几个物理层面的小小改变:
- 专门买了一个电纸书用于看 reading list 里的书,和娱乐阅读设备区分开
- 安装固定在门框内的单杠
- 手机功能的外显和模块化:
用 Shortcuts widget 放置所有和「收听」相关的需求
用 Craft widgets 平铺所有和「想法录入」相关的需求
用 Launch center Pro 平铺所有和「快速查看」需求相关的 list 和 cheatsheet
以及由这些想到的:
- 最小阻力路径
- 接受自己的既有观念和感受
- 避免真实内在不必要的摩擦
这次尝试把图片都放在最后。希望最近有时间给博客版本整个升级一下 :annoyingdog: 很久没关注,看了下好像已经迭代很多次了

季更博客更新:纸本手帐的书写总结,以及当前转到 Logseq 的契机
www.kylinbag.top/ar...
用手帐管理和记录日程有几年了。最近转用 Logseq 写电子版的。
这篇是 Logseq 手帐文的第一篇,技术和探索部分请等下一篇 :annoyingdog:




在想,从前一直想象自己进行 24/7 的时间记录,看看时间到底是怎么用的 —— 可能是一种「全或无」思维的结果。要么全部收集整理,要么就不可能看清自己,对行为本身一无所知,也不可能有一个彻底的改善规划。
在察觉这一点的很久之前,已经先情感上抗拒,感觉到时间记录对我的不可行。问题在于,我并不想这样过生活,并不想把自己视为是可以完全了解(或者了解)的对象,或者有待改良的碳基有机体,并不想把外部时间尺度看成是多么重要的东西。外部时间尺度的唯一作用是:由此个人时间才可以纳入某个 ROI 生产体系去估值,或者和他人比较。在安全感不足够的时候可能确实没办法。
现在的人们不相信自己 30 岁前必须功成名就成家立业,但却相信每天的时间有个最佳规划模板,必须要用掉几小时在某件事上,不然就惶恐不安,到底是为什么。没有任何一个人,会觉得自己的时间使用是好的。今天好明天也未必,我觉得好和别人一比也未必,醉心于外部时间尺度、忽视生命感受的复杂性,其实得不到任何东西,小王子不明白为什么地球人这么执迷于数字。这明明是一场每天发动一次的必输的比赛,每时每刻都要应对的认知失调,自己联合外部标准一起参与的虐待。这是一种要勘破的 obsession。
诚实点的话,用事情进展本身去感受对我来说一直是更可行的方法。比如一天三件关键事情有没有完成,做不了第二天能不能做。最重要的目标有没有日拱一卒推进。除此之外其他想做的事情有一搭没一搭搞着就可以,但绝不要搞出每天七八个打卡点。
回忆一下,我还真没发现有什么写在子弹笔记里的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到最后也没做的。都会经历的。如果有,那也是我其实没那么想做或者超出精力能力的。我接受这种没做。

我没有在「正规」机构确诊过,只是比较经常受困于各种周围人似乎没有的行动/情绪困难。
经过长期咨询之后,目前不太再会因为自身状态苛责自己(起码是感觉上。除了咨询之外,还想在很多细小地方帮助自己,对具体的困难,扫扫土踢踢石头。是为一嘟 :blobcatthinkingglare2:


# 运动、姿势与腰背痛:深度探讨
在这个影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运动是否需要改变才能改变疼痛,以及如何在治疗腰背痛时通过姿势和运动的调整来实现长期改善。拉斐尔·本德与腰背痛治疗专家凯文·沃利博士就此进行了深度对话,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关于腰背痛及其干预策略的新见解。
## 背景介绍
凯文·沃利博士长期关注腰背痛的治疗,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在复杂的慢性疼痛状况的治疗方面。他在多个领域涉足,包括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提供术前术后护理的数字健康平台。这种多元背景为他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使其对腰背痛问题有更全面的理解。
## 腰背痛与运动:治疗背后的误区
凯文指出,很多人认为运动和姿势对背痛的预防和治疗有直接的影响。然而,通过深入研究后他发现,虽然运动确实能够减轻疼痛,但其效果并非因为姿势或力量的改善。运动强度、耐力、灵活性等是否变化并不一定影响腰背痛的减轻。
这种发现推翻了传统认为运动与疼痛减轻直接相关的观念,揭示了腰背痛与运动关系的复杂性。这也提示我们要关注每个人的个体差异,而非仅仅关注平均效果。
## 个体化研究的重要性
凯文的研究强调了从个体层面而非群体层面理解背痛的必要性。很多腰背痛的研究往往基于群体平均数据,这忽略了个体间的差异。例如,某些人可能在治疗后疼痛有显著改善,而另一些人则没有。因此,如果不能理解这些个体间的差异,我们很难找到疼痛改善的机制。
凯文的研究显示,在腰背痛治疗中,个体化的数据分析可以更准确地揭示疼痛改善的原因,有助于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 运动变化与疼痛的关系
凯文的研究综述了运动变化和疼痛改善之间的关系,发现只有31%的病例显示两者之间存在联系。这意味着,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疼痛得到改善,运动的幅度或方式并未明显变化。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疼痛改善的变化方向上,大部分情况下运动范围、速度等确实有所增加,但这并不是影响疼痛减轻的直接因素。
这项研究强调了腰背痛患者的运动方式和疼痛改善之间的复杂关系,表明背痛的成因不仅仅是生物力学因素,还涉及心理和社会因素。
## 生物心理社会模型与背痛治疗
凯文讨论了腰背痛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指出疼痛的形成不只是生理和解剖上的问题,还包括心理、情感、信仰等多方面的因素。简单的生物力学解释难以完全解释疼痛的成因。因此,腰背痛的治疗需要更全面的考虑,包括患者的情绪、经历和信仰。
例如,有些患者因为害怕损伤而避免某些动作,导致神经系统对疼痛产生过度保护。通过重新训练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他们减轻疼痛并恢复正常生活。
## 运动干预的实际效果:保护与放松的平衡
凯文提出,很多人认为通过肌肉的激活可以缓解背痛,但事实上,背痛患者往往在运动中更容易保持紧张。通过与患者一起调整他们的运动习惯,帮助他们逐渐放松并增加活动的灵活性,可以有效缓解疼痛。
在凯文的博士论文中,他研究了保护性与非保护性运动之间的转变过程。他发现,很多患者在疼痛缓解后逐渐恢复到无忧无虑的自然状态,这种状态比过度的保护性姿势更有利于他们的恢复。
## 姿势和疼痛的关系
凯文的研究也探讨了姿势对疼痛的影响,但并未发现显著的关联。与运动方式类似,姿势的变化更多的是患者心理状态的反映,而非疼痛成因的直接表现。他认为,现代社会中过度关注正确姿势可能导致患者产生对背部的不必要恐惧,反而不利于疼痛的缓解。
## 治疗策略:培养运动安全感
凯文强调,在治疗过程中,建立患者对自身运动的安全感至关重要。通过行为实验,他邀请患者以不同的方式体验运动,帮助他们理解并逐渐接受更自然的运动方式。例如,患者可以尝试在放松状态下进行某些动作,以此来测试疼痛是否有所缓解。
这种策略有助于患者减少对运动的恐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然地行动。这种无畏、无思虑的运动方式是凯文提倡的目标,也是他认为恢复正常生活的关键。
## 总结
凯文·沃利博士的研究挑战了我们对腰背痛与运动关系的传统认知。他的研究表明,虽然运动可以缓解背痛,但这种效果并不是因为姿势或力量的改善,而是更多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对运动的认知相关。通过培养患者对运动的信任,逐步减少他们的保护性行为,可以实现更有效的疼痛管理。
这篇对话提醒我们,腰背痛的治疗需要从生物、心理、社会多层面入手,真正理解每个个体的需求和反应,而不是简单地将所有患者视为同质的群体。



非常喜欢精纺羊绒当打底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它非常非常薄同时又极其保暖,我解锁了整个秋天的衣服都可以冬天穿,精纺的背心和长袖+衬衫叠穿,套个外套就可以出门。被人问诶不冷吗,我说可能比你们穿这么多还暖和哈哈哈哈哈 :0390:
只能放弃了,叹气,希望可以找到什么替代。优衣库那个发热系列不太行。

正式放弃用羊绒做最冷时候的打底了。前些年到最近一直会买精纺羊绒的背心和长袖当棉毛衫抵御包邮区的三九严寒。非常保暖和舒适,不紧身穿了像没穿(很重要),超级薄的一件就抵很厚的打底,基本上不会担心冷。
但是纯天然的羊毛羊绒,洗一次就缩水一点,手洗相对机洗只是减轻而不是停止这个过程。作为打底又是需要经常换洗。于是一件精纺大概只能穿两三个冬天,就会变得有点硬和缩水到不再能舒适穿。单价本身不低,于是这个选择变得又费钱又不环保。
:penguin109: 以后都不想买完全纯天然的材质了,人工才是解决之道。

Lemaire 带火的「干丝」材质,是桑蚕丝混入少量锦纶(尼龙)交织起绉。不像真丝这么光滑容易勾丝,手感很像「布」,又有天然的纹理感。做成衬衣挺括舒适且十分有型,是夏天棉和麻之外的一个很好的选择(有超过麻的趋势了,因为没有那么容易起皱,适合各种场合随意穿着
买了一件干丝质地衬衣之后 wtf 过度喜欢 :azukisan009:
#mLookbo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