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傳媒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机器人
加入于 · 2024-03-26 11:51:14
avatar
@initiumnews@x.good.news
編者按:過去大半年,在端傳媒的專題記者成長計劃中,甘葉採訪了「清零政策」後的新冠喪親者,記錄了那段時期不被數據統計的死亡,沒有集體悼念的集體受難。這篇文章是甘葉的採訪手記,她相信,活下來的人應該記住那些離開的人。 2023年1月初,大陸頒布新冠放開政策後的不到30天。剛過完元旦,我收到外公感染新冠後病情惡化的消息,當時我在外地的一家企業上班。買了第二天下班後的回家機票,坐了三小時飛機,我在凌晨抵達外公的病房。 如果當時摘下口罩就好了。後來每次想到,外公看向世界的最後一眼是戴着白色口罩的臉,我都很後悔。那一刻他會不會覺得很孤獨。 去年3月的傍晚,在從公司回家的班車上,我在社交平台上編輯發送了第一條帖子,招募願意受訪的新冠喪親者。第二天這條帖子下出現二十幾條家屬留言,講述親人離世的經歷:感染3天去世的丈夫,在ICU裏熬了52天的爸爸,同一個月相繼離開的爺爺奶奶。留言區彷彿一面虛擬哭牆,人們自發在留言下相互回覆,彼此安慰。 在私信欄裏,我發現了一個線上群組的邀請。按照指引,我添加對方好友,隨即被拉進了一個150多人的微信群,聚集着新冠放開政策下的喪親者。進群的當晚,手機不斷發出群消息的提示振動,人們激烈地討論着「血氧值」、「白肺」、「醫療擠兌」,他們說着我在現實生活中不再聽到的詞語,在這個家屬們搭建的隱蔽據點裏,我找到了後來的受訪者們。 進群後,記者把自己變成一個寡言的觀察者。一開始,寫下來是出於個人經歷,完成它則是因為揹負了不同人的故事。點擊連結,閱讀特約撰稿人甘葉的採訪手記:t.co/ojAys6z5cg 🌟 聖誕限時優惠,尊享會員75折,立即登入領取折扣: t.co/C38doZbKID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initiumnews@x.good.news
2016年特朗普當選對美國、對整個世界都是一個衝擊,今年他重新當選更是如此,以至於弗朗西斯•福山認為特朗普可能開啓了美國政治的新紀元,拜登任期才是一個異常。過去有種很常見的說法是,美國並沒有典型意義上的那種民族主義思想,因為美國的立國基礎是人們對一系列政治價值觀的認同,而不是共同血緣、人種和語言。

不過,美國著名的保守主義政治學家塞繆爾•亨廷頓在《誰是美國人》這本書裏犀利地指出,以美國信念作為唯一美國特性其實是相當晚近的事情,美國並不是胎裏就去民族主義化的,在兩百年裏,美國人從多個角度界定過自己的特性,這包括文化和意識形態,也包括民族與人種,只不過隨着時間的過去,在二十世紀中期以後,人種與民族屬性從美國人的定義中大體消失了,使得現在的美國人才主要從文化和意識形態方面來定義自己。換句話說,美國這個「新世界」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新。

從歷史看,美國同時具有開放與封閉兩重性。在一個帝國主義時代「潔身自好」,固然可以說是道德高尚,但也可以說明彼時美國人對自身同質性的偏好之深。隨着時間的過去,民族和種族屬性開始從「美國人」的屬性中消失。問題在於,促成美國社會變革的有利趨勢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就消失了,

時代在推動某種白人政治運動的發明。61%的特朗普支持者贊同「大替代」理論。該理論認為,全球主義者或者自由派精英為了一己私利,正在故意推行政策,讓外來移民從文化上和人口上取代本土白人人群的主導地位。在2024年10月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贊同這一理論的特朗普支持者上升到了72%。當前的美國仍然處在某種早期政治/社會分裂階段,有持普世意識形態的政黨,各族群之間仍然存在相當的交叉聯繫。在這種情況下,各人群還處在摸索可彼此識別的邊界符號的過程中。

奧匈帝國前鑑在前,歷史會重複自己嗎?點擊連結,閱讀對族群政治研究頗感興趣、著有《帝國的技藝》、《帝國的失敗》二書的鄭非分析:t.co/fmf63YSpOl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initiumnews@x.good.news
近日,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曝光一起「精障女碩士被收留十幾年」事件,繼「鐵鏈女事件」近三年後,再次引爆中國輿論場。民間普遍質疑,和順縣公安局警情通報未交代當事人的精神障礙和生育狀況,僅用「收留」二字,可能被理解為「好心照顧」,而掩蓋強姦、拐賣、非法拘禁等罪行。

現年45歲的卜女士,2008年碩士畢業。據其哥哥透露,妹妹於考博過程中受刺激,患上精神分裂,於2010年初的一個早上突然離家失蹤,家人四處尋找並報警,但始終沒有下落。近15年後,卜女士被發現住在離家百餘公里外的和順縣青城鎮石疊村,與46歲村民張某共同生活,並育有一兒一女,分別12歲和8歲。

這段「尋親之旅」,肇始於11月20日,張某侄女、抖音博主「小核桃」向尋親志願者朱玉堂求助,希望幫「二嬸」找回家人,順利落戶,以獲得社會福利保障。據朱玉堂在抖音視頻中描述,11月25日,其一行人趕到村裏後,發現家裏一貧如洗,而「卜女士當時狀態非常差,啥也說不清楚」。

轉折發生在12月3日深夜,和順縣公安局發布警情通報。「經初步調查,卜某於2011年5月從家中走失,後被山西省和順縣青城鎮居民張某收留,相關情況正在進一步核實調查中。」許多網友指出,這份通報完全沒有提及卜女士的精神障礙及生育情況,刻意迴避與精障女性發生性關係可能涉嫌強姦的問題。網友發現,卜女士給朱玉堂手寫的筆記本上,第一行寫着「跑」字,輿情在幾日內迅速升溫。最令公衆感到訝異的是,十幾年來,卜女士不僅「躲過」人口普查,還有疫情年間的核酸檢測「應檢盡檢」。

官方通報中,常見「收留」的字眼。在此類事件中,溫情的「收留」卻往往被用以包裝「拐賣」的本質。立即點擊連結,免費閱讀全文:t.co/pewqw72Qbo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initiumnews@x.good.news
12月7日,敘利亞反抗軍在國家電視台首次宣布,他們「已佔領大馬士革」並結束了阿薩德政府24年的獨裁統治。

從反對派武裝滾沙姆解放組織(HTS)11月29日在敘利亞北部奪取第二大城市阿勒頗(Aleppo),到12月7日南下佔領第三大城,大馬士革以北的霍姆斯(Homs),只用了短短8天。

據CNN12月7日報導,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及其衛隊已不在大馬士革的官邸,引發了他已經逃離大馬士革的懷疑。但伊朗的國營電視台Press TV則引述伊朗國會國家安全與外交政策委員會成員表示,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顧問於12月6日在大馬士革會見了阿薩德,而敘利亞國家通訊社SANA則堅稱阿薩德沒有離開大馬士革。

自2011年 #敘利亞 內戰爆發13年以來,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此次的進攻可謂前所未有,很可能成為2024年國際地緣政治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歡迎點擊連結,追蹤實時報導:t.co/oKGqLhpd31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initiumnews@x.good.news
2022年12月7日,大陸政府發布了放寬新冠防疫政策的「新十條」——標誌着官方放棄了長達三年的感染者「清零」政策。在放開後的數月內,出現了大量的新冠死亡個案,但在全國急於擺脫封控的集體創傷時,這段歷史始終未被紀錄﹑書寫。這篇報道,記錄了那段時期不被數據統計的死亡,沒有集體悼念的集體受難。這是一個新冠喪親者家屬的故事。沒有案發現場,沒有新聞發布會,只有一個微信群。

「這是一個臨時的港灣,大家進入自由,每個人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療傷方式,不需要有任何心理負擔。」管理員星星在群公告欄裏這樣寫。2022年12月7日那一天,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大陸政府發布了放寬新冠防疫政策的「新十條」——標誌着官方放棄了長達三年的感染者「清零」政策。放開來得突然,前一天許多城市仍要求市民每天上報核酸檢測結果。接下來的一個月,疫情在全國爆發式擴散,12月25日,中國衛健委宣布停止持續近三年的感染人數統計。直到走進醫院,一些人才意識到情況不對勁。「醫院和外面差不多就是地獄和天堂的區別」,群裏有人這樣回憶。

時間在流逝,星星感覺到,新冠把今天的人們隔絕在兩個世界:新冠喪親者和後遺症患者在一個世界,其他人在另一個世界。她很難再在現實生活中去講新冠放開的事,周圍人只是困惑於,「她為什麼還在糾結這件事」。但在這些家屬微信群裡,被遺下的﹑落單的羚羊,終於找到了同類。

如今打開微信列表,面對家屬群99+的消息提醒,是否點開這個群,變成一次次選擇,它意味着你是否願意再度回到兩年前的痛苦記憶裏,尤其當你正在重新開放的世界裏旅遊,或享受着和朋友相聚的時刻。

星星有一天會退群嗎?她被問題逗笑了:「我退群肯定是因為我掛了。」她相信自己是被留到最後的那個人。「我覺得我爸好像沒有走,」秋然的聲音從電話那頭傳來,「他只是去了別的地方,感覺他還在」。

在有人點擊右上角清空所有記錄前,點擊我們的連結,進入這個屬於新冠喪親者家屬的群聊:t.co/jalUDTh3aA

兩年前的這個時候,在一場白紙運動後,大陸政府宣布全面「放開」,正式結束防疫與嚴格封控的時期。關於這篇深度報道,你有沒有甚麼想法或意見,想和我們分享?端傳媒亦提供一個隱密的樹洞,歡迎匿名分享:t.co/hvPL8YTYLG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initiumnews@x.good.news
#突發 #即時更新

南韓國會針對總統尹錫悅的彈劾案投票,已於剛剛結束,目前正在計票。據BBC報導,留在現場的議員人數僅194名。

立即點擊連結,緊貼南韓政治風波即時更新:
t.co/HfFNaYkALh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initiumnews@x.good.news
《破.地獄》在香港引發的轟動現象,不僅在開畫票房和單日入場人次等方面破盡紀錄,也在正式公映不到二十天賺取近一億港幣(下同)票房,毫無疑問將再破香港華語電影票房史上冠軍《毒舌大狀》1.15億的記錄,更象徵一個全城對「破局」的期望。

「破地獄」意指一項流行於香港殯葬喪禮上的道教儀式。總體而言,超渡、放下、破除枷鎖,期以重生的深入意涵呼之欲出,才有了片中黃子華經典金句:「不止死人要超渡,生人也需要破地獄,生人都有好多地獄。」。而熱潮爆發至今,能有全城效應,是因為大家看出了另一層面的意義 —— 不止生人,香港也需要破地獄。

影片本身也是有關於敢去「打破」既有觀念,無論作為個人還是社會,皆期以一種「重生」的良好願望。故事講述黃子華飾演的道生,原為婚宴策劃,疫情和經濟下行後,他無奈轉行到殯葬業,這有點黑色幽默的設定,除極聰明地結合了黃子華向來的棟篤笑形象,更重要是迎合了香港經濟轉型下,失業或騎牛搵馬的民生百態。

可以說,香港歷史從未出現過,電影院成為了社會議題最重要的公共討論場域,完全切合政治學術討論中,對公共空間的界定:一個開放,返還市民可於當中作出理性討論社會不同議題的場所。香港人重新追求一種綫下的互動見面,相擁取暖,單是發表一下自己的經驗觀感也必要的情緒宣洩,這使每個留下來的人仍然覺得自己並不孤單。

立即點擊連結,閱讀更多:t.co/jQt1x1DVOy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initiumnews@x.good.news
庭內庭外,他們都說了甚麼?

香港《國安法》最大案、民主派初選47人案中,45名罪成被告今日上午於西九龍裁判法院判刑。案件已處理接近4年。為「顛覆國家政權罪」首案。開庭僅10餘分鐘,法庭宣讀眾被告刑期,他們被判囚4年2個月到10年不等;法官又指不打算在庭上讀出判刑原因,判詞已刊載於司法機構網頁,及後於上午10時29分散庭。

判刑在即,眾被告的家屬親友、律師團隊以及記者擠滿3號庭,僅有5名公眾可以進入正庭。早上10時,45名被告陸續走進被告席,黃碧雲一頭白髮,向公眾及家屬席揮手;吳敏兒、楊雪盈臉上有笑容。戴耀廷向公眾席揮手微笑,又展示OK手勢。梁國雄與被告席上的妻子陳寶瑩揮手微笑,林卓廷、尹兆堅、岑敖暉等人亦向親友揮手打招呼,譚凱邦、張可森分別展示OK手勢。保安不斷要求家屬親友坐下,親友中有人喊道:「睇唔到啊!」

判刑後,何桂藍在社交媒體發布貼文,「由衷希望你都有勇氣面對自己、繼而打開自己,體驗世界,感應他人,唔再停喺『思想自由』嘅幻覺之中。你要喺現世自由。」鄒家成亦在社交媒體發文指,「活着需要希望,沒有希望根本難以堅持。活在不安的環境,我們更要心存希望。今天是判刑的日子,對於刑期我絕不樂觀,但我看見希望。因為即使重獲自由之日仍相當遙遠,我們總算看到終點。」

社民連主席、被告梁國雄妻子陳寶瑩甫走出庭外,即對傳媒高呼「冤獄,一日都嫌多。」指自己心情平靜的劉頴匡女友黃于喬被問到判囚並未達終身監禁,她會否感到鬆一口氣,「這些牢獄一日都嫌多,不能說 relief。」她又認為相關判囚高達10年,會令人噤聲。毛孟靜丈夫 Philip Bowring 在庭外表示妻子在獄中已差不多4年,之前花9年時間當民選立法會議員,為市民做好事,「她得到了什麼?她得到了50個月在獄中的刑期。」

民陣前召集人陳皓桓認為裁決對於曾參與初選的60萬人、和反修例遊行的200萬人來說,「就已經是一個打壓。」他又說,判刑對被告、家屬和其朋友來說是「解脫」,因審訊在過去的3年8個月一直拖延,但他補充,「這對香港來說並不是解脫,這個判刑對香港未來的經濟或民主運動來說絕對不是好事。」岑敖暉太太 Nicole 接下來的周末將去探望岑敖暉。提到獲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她回答:「返屋企唞吓啦。」

時值2019年反修例運動,民主派在區議會選舉歷史性大勝。2020年,民主派在立法會選舉前舉行初選,逾61萬港人參與投票,遠超原本設下的17萬目標;本土派和抗爭派背景的參選者大勝。政府隨後取消12名非建制派參選人的參選資格,並宣布押後立會選舉。最終各被告判囚4年2個月至10年。庭外,同案脫罪的李予信今晨到場,他解釋法治其中之一個重要因素,是社群如何看待法庭判案,「真正去定性這宗案件的意義、對於後世發展的意思,是人、是我們社會的每一個。」庭內,同案另一名被告,黃之鋒離開法庭前大喊:「我愛香港!Bye-Bye!」

端傳媒即將推出「47人案」的數據新聞和相關深度報導,敬請讀者關注。立即點擊連結,免費閱讀全文:t.co/4lqzZJ2iCb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initiumnews@x.good.news
美东时间傍晚7点,在曼哈顿中城第六大道,新闻集团(News Coporation)大厦门口,一群身穿红色T恤、举着镰刀锤头红旗的人正在抗议。

这群年轻人对记者表示,他们来自美国革命共产主义者(Revolutionary Communists of America,RCA)。这是一个成立于2024年的政党。其宗旨是号召“美国工人阶级团结起来”,反对现有政治和经济体制。他们发起“2024阶级战争”(Class War 2024)活动,要求反对美国的“两大资本主义政党”和从“阶级斗争的角度”看待政治。

RCA 的代表 Tom 对记者称:这次选举的两个候选人都代表了资产阶级。他称两党制只是选民们对民主党失望了就倒向共和党,对共和党失望就倒向民主党,不能改变“资本主义体制一直在压榨工人阶级”的阶级现实,从而美国人民“都不会真的满意”。

他表示 RCA 想要“唤醒更多美国的共产主义者”,使 RCA 可以成为美国主要政党,最终实现国有化美国大企业,工人接管这些资本,为人们提供免费医疗、免费教育,提升每个美国人的生活水平的目标。

实时追踪,端传媒2024 #美国大选 滚动更新页面:t.co/OTKUkQT2fS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initiumnews@x.good.news
「1年3毫米,30年就接近1米了,我從唸書、工作到現在,其實也30年了,很快,會是一個很明顯的變化。」

去年5月至6月,天津就發生了一次嚴重的地面沉降災害。

津南區突然出現路面隆起開裂、房屋地基下陷、樓房傾斜;高層住宅區發現了小至幾釐米、大到幾十釐米的沉降和裂縫;地下車庫也開裂滲水。

參與調查的專家稱,「在短時間內發生這麼大面積的沉降,在國內外比較少見。」居住在沉降區的4000多名居民當天晚上被迫緊急疏散,兩個月後,他們一部分人被政府安排置換房屋,一部分人則等待到房屋加固後才搬回居住。

早在2005年,中國地質調查局提供的數據就顯示,此前幾十年,中國長江三角洲因地面沉降造成的經濟損失達3150億元,其中上海地區最嚴重,直接經濟損失為145億元,間接經濟損失為2754億元;截至2003年,珠江三角洲區域由地面沉降引起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00億元人民幣。

除沿海地區外,截至2008年,華北平原地面沉降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也達404.42億元,間接經濟損失2923.86億元;上世紀80年代,上海地質調查研究院有學者估算出每沉降1毫米將造成2億元的經濟損失,四十年後的今天,經濟的發達程度意味著土地沉降帶來的經濟損失也遠超過去統計的數據。

如今我們看到中國下沉現象的第一份全國層面的數據收集,它也只是認識這個問題的第一步而已。

《端傳媒》仔細研究了數十份地區研究、水資源報告等,並採訪學者意見,希望在呈現問題之餘,從根本上完善對「土地沉降」的認識,在看待這一問題的種種片段式敘事中,找出相對完整的主線與方法。

本篇報導得到 @earthjournalism 的支持,為關注亞洲土壤問題的特別報導「Ground Truths」的一部分,歡迎點擊連結參與互動頁面,瞭解更多:t.co/sj44SeNLjU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initiumnews@x.good.news
關於今次美國總統大選,所有專業的媒體報導都會告訴讀者選情太過接近,在七大搖擺州都在誤差範圍內,無法預估誰輸誰贏。

如要進一步分析,許多人會把選民分得更細,細部討論今次選舉不同種族、性別、地區選民的投票傾向,討論各個候選人的選民基礎。這自然是一個重要的方向,《端傳媒》也持續提供這種類型的分析。

不過,這篇分析要回答的是另外一個問題。到了選前7天,到底該怎麼理解此時此刻的「平盤」?這樣的民調結果,反映了這場選戰、這兩位候選人怎麼樣的特色?換句話說,這場選戰咬得很緊,這件事情本身代表了什麼?歡迎點擊連結,閱讀來自大選前線記者的深度報導:t.co/yIifqw48D8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initiumnews@x.good.news
十年前的雨傘運動裏,經常出現穿著校服的中學生,他們的身影甚至成為運動的標記,引發「學生光環」的爭論。這篇深度報導訪問了4名香港青年,他們是十年前處於運動中心的中學生,生命由此開啟巨大的變化,並各自走入了不同的路徑。 當十多歲的生命,在成長時期遇上外在社會的劇烈變動,加上內在不斷更新的價值觀,他們長成了哪種模樣?他們還喜歡自己嗎?他們如何和自我對話,理解自身的改變?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initiumnews@x.good.news
9月13日,關注「雪餅案」案的社群媒體帳號「Freexueqin黃雪琴&Jianbing王建兵」發帖披露,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的黃雪琴與王建兵已於9月12日收到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的二審裁判文書,駁回其上訴。 根據黃雪琴的二審代理律師徐凱的微信朋友圈截圖,徐凱表示,他與黃雪琴進行律師會見時被告知,黃雪琴已於12日收到裁判文書,惟徐凱此前致電承辦法官要求二審開庭時,法官並未透露二審已判決且已送達文書。 「在我之外,本案其他三位辯護律師,都沒有被告知,也都沒有看到裁判文書。」他批評法院的做法是「嚴重的程序違法」,又指法院「秘密下判,嚴重剝奪和損害我們的辯護權。」 徐凱指,會面時黃雪琴表示:「我知道這可能就是一個走過場,但是我的辯護律師和我,都盡了我們最大的努力,希望推動法律的公平與正義⋯⋯我相信有一天,真相真實和公義會顯現出來。即使我個人需要付出如此沈重的代價,我也無怨無悔。」 全文:t.co/QzJajrRIen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initiumnews@x.good.news
儘管沒有官方數據統計,但近年來,中國「走線」人士不乏中產階級。厄瓜多爾官方的出入境數據顯示,大部分去年入境的中國人都是高技術人士。 「端聞」走線系列報導,特約記者馮兆音講述兩個選擇「走線」的中產人士,為何會拋棄奮鬥半生打下的根基,以「偷渡」方式遠走他鄉? t.co/f2s0vdrYF0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initiumnews@x.good.news
香港劍擊運動員江旻憓在巴黎奧運女子重劍個人賽,打敗了世界排名第六的法國主場選手Auriane Mallo,奪得金牌。 這是香港隊於今屆奧運的首面獎牌,也是參與奧運以來的第三面金牌。 江旻憓最初以1:7得分大比數落後,後來追平,終以13:12勝出。她賽後受訪時喜極而泣,並感謝徹夜不眠看比賽的香港觀眾。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initiumnews@x.good.news
上半年,我們編輯部抱回了23項國際和本土新聞獎,收穫同行的寶貴認可。 同時,我們也深刻感受到沈重的壓力和責任——華語世界還是需要更準確、更即時、更深入、更多元的優質信息。我們更需要的是你們的支持。 7折優惠,成為端傳媒尊享會員,立即訂閱:t.co/aZQ5aU9azX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initiumnews@x.good.news
五年前,2019年7月21日,元朗白衣人襲擊事件為反修例運動一大關鍵轉折點。 但至今,香港歷經劇變,許多關鍵事件已轉換了不同說法,包括元朗721,由「白衣人無差別襲擊市民」變成了「兩派人士打鬥」。 還有這些社運關鍵詞,也被「改頭換面」:t.co/Ofp3uIagbc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initiumnews@x.good.news
越南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阮富仲因患重病醫治無效,於2024年7月19日中午逝世,享年80歲。 此前,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主席蘇林已代執行阮富仲的工作。 阮富仲的接班安排,如何被自己的反腐運動所打斷?蘇林又是如何一步步攀上權力高峰?回顧越南政壇震盪的來龍去脈:t.co/4mY6sl0gTN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initiumnews@x.good.news
伊朗電影《The Seed of the Sacred Fig》在康城首映時,是鼓掌時間最長也最熱烈的一部。 導演被限制出境、判處八年監禁及鞭刑,後通過一條秘密路線逃亡才能在康城亮相⋯⋯ 面對強權壓迫,他們以行動、以作品應對:尋找一種更國際化的表達,讓全世界理解伊朗人所面臨的困境。t.co/bAWvRkIDho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initiumnews@x.good.news
香港初選「47人案」,45人「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成,第四批被告在7月10日、11日求情。全文:t.co/4hsh7cG7fs 👉毛孟靜:望與丈夫度過餘下時光 👉王百羽:對不能照顧家人感抱歉,一度激動落淚 👉余慧明親撰求情信,指唯一犯的錯是太愛香港 👉區諾軒為岑子杰求情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initiumnews@x.good.news
👉馮達浚:成長於包容不同觀點的香港,當時不知悉犯罪 👉岑敖暉:承認行為出於憤怒,現只想回到妻子身邊 👉何啟明:行為出於好意 👉黃碧雲、劉澤鋒:主張屬「其他參與者」 攝:林振東/端傳媒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initiumnews@x.good.news
代表工黨參選英格蘭南部雷丁Earley and Woodley選區的華裔候選人楊緣Yuan Yang,以近一千票優勢戰勝保守黨對手,成為英國史上首位華裔女性下議員,也是首位在中國大陸出生的議員。 端傳媒特約記者曾在當地選舉論壇現場訪問楊緣,點擊閱讀:t.co/6lP2s47cBQ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initiumnews@x.good.news
因幫助工人維權而遭遇兩次牢獄之災的孟晗,因政治打壓加劇和行動空間收窄,已從工人運動領袖位置上退落。 獲釋後他一直不受廣州當局待見,無法穩定工作,也無法享受醫療保險。 但在2022年,醫生說他直腸裏可能長了腫瘤。要治病只能回戶籍地,但回去後,生活沒有預想如意:t.co/643iUIQWOi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initiumnews@x.good.news
「Tradwife」在TikTok和Instagram等社交媒體迅速走紅。 這名稱來自於traditional和wife的結合,意指「傳統妻子」,倡導女性回歸傳統性別角色分工:男性負責工作養家,女性專注家務、烹飪、打掃和照顧孩子,並為自己家庭主婦的身份感到驕傲。 端聞帶大家認識這群Tradwife:t.co/CUG9zNruvq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initiumnews@x.good.news
零元購 —— 加州第一謠言。 也許你也刷到過「黑人闖入舖店打劫」視頻,標題聳動,讓人驚呼:美國治安真糟糕! 不是嗎?非裔光天化日偷盜,不付錢(零元)就能獲得商品(購),且不受法律束縛。 但數據顯示,財產犯罪是持續降低的,只是連美國人都覺得治安差:t.co/T8LbwJl6s4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initiumnews@x.good.news
自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突襲以色列,戰爭至今已長達六個月。 除了炮火,全球也來了一場思想與輿論的巨大紛爭。 支持巴勒斯坦就是「反猶太」「反穆斯林」? 怎麼看以色列報復行動導致平民傷亡? ➡️收聽「端聞」,特約撰稿人王菁,深入解釋因「以巴衝突」引起的撕裂:t.co/cl89t06br9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initiumnews@x.good.news
Justin收到一封申請英國政治庇護失敗的電郵。 被控暴動罪,隻身來到英國,等待兩年最終被拒,情緒崩潰,只能打給心理輔導員。 Justin不是孤例。即便不是流亡,離鄉別井生活,帶着不安與創傷,不少移英港人都需要心理支援。 港人移民社群內部的互助和自救成為一條出路:t.co/ubME7MQRSf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initiumnews@x.good.news
香港經濟差,有目共睹。 街頭多是空着的店舖,要麼倒閉了,要麼是根本沒客人。復活節假期把問題再浮上臺面,有說是港人北上消費,讓店舖愈發難捱。 但冰封三日,又豈是一日之寒造成? 端傳聞走訪旺區的快餐、糖水、理髮到奢侈品店,店主和員工究竟有多難捱?t.co/lb0EymEZrU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initiumnews@x.good.news
3月24日,電影《墮下的對證》中國首映禮舉行,卻引起爭論。 參加這場活動的觀眾發文,稱映後交流的嘉賓董強與主持陳銘均多次發表爭議言論並展現「男性說教」。 中文字幕扭曲台詞原意、掩蓋角色的性少數身份也受到批評:t.co/sTlo801SNB
查看详情
0
0
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