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详情

@initiumnews@x.good.news
編者按:過去大半年,在端傳媒的專題記者成長計劃中,甘葉採訪了「清零政策」後的新冠喪親者,記錄了那段時期不被數據統計的死亡,沒有集體悼念的集體受難。這篇文章是甘葉的採訪手記,她相信,活下來的人應該記住那些離開的人。
2023年1月初,大陸頒布新冠放開政策後的不到30天。剛過完元旦,我收到外公感染新冠後病情惡化的消息,當時我在外地的一家企業上班。買了第二天下班後的回家機票,坐了三小時飛機,我在凌晨抵達外公的病房。
如果當時摘下口罩就好了。後來每次想到,外公看向世界的最後一眼是戴着白色口罩的臉,我都很後悔。那一刻他會不會覺得很孤獨。
去年3月的傍晚,在從公司回家的班車上,我在社交平台上編輯發送了第一條帖子,招募願意受訪的新冠喪親者。第二天這條帖子下出現二十幾條家屬留言,講述親人離世的經歷:感染3天去世的丈夫,在ICU裏熬了52天的爸爸,同一個月相繼離開的爺爺奶奶。留言區彷彿一面虛擬哭牆,人們自發在留言下相互回覆,彼此安慰。
在私信欄裏,我發現了一個線上群組的邀請。按照指引,我添加對方好友,隨即被拉進了一個150多人的微信群,聚集着新冠放開政策下的喪親者。進群的當晚,手機不斷發出群消息的提示振動,人們激烈地討論着「血氧值」、「白肺」、「醫療擠兌」,他們說着我在現實生活中不再聽到的詞語,在這個家屬們搭建的隱蔽據點裏,我找到了後來的受訪者們。
進群後,記者把自己變成一個寡言的觀察者。一開始,寫下來是出於個人經歷,完成它則是因為揹負了不同人的故事。點擊連結,閱讀特約撰稿人甘葉的採訪手記:t.co/ojAys6z5cg
🌟 聖誕限時優惠,尊享會員75折,立即登入領取折扣: t.co/C38doZbK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