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书店哲学书的分区看到一本标题很煽动的书,『耐え難き現在に革命を!』
以为是几十年前的书,竟然是2023年的……并且马上被翻译成了日语,由法政大学出版局出版;看了下目录有点意思,虽然我不一定会赞同其中一些观点。
作者是Maurizio Lazzarato,意大利人;维基百科的介绍很简略,以为意大利语页面可能会更详细一些,结果发现甚至都没有意大利语页面……









不过我想的是更贪心一些的:我只有三色视觉,但是人类是有四色视觉者的,他们能看到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
鸟类、昆虫、一些爬虫有四色甚至五色视觉,据说最多是是虾蛄,有12种感光细胞(但没人知道它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人造物是被设计成适合三色视觉者的,但自然并不是。可能会很有意思吧。
另外人的知觉是过于视觉中心主义的,而且只能看到特定范围的光波。若是拥有不同的感光范围,或者有更强的听觉、嗅觉、或者我们没有的某种知觉,又会怎么样呢……?












不想吃连锁快餐也不想吃印度菜,看了下阿甘虾,店里2240一份的招牌啤酒虾在Uber上卖3460 :ablobcatknitsweats: 虾米花(1360)卖2100 :ablobcatknitsweats:
还要收服务费和送餐费呢,别太离谱


⬇️对我来说,爱陌生人、恨陌生人都不那么困难;困难的是爱身边人、恨身边人。
我唯一明确且认真地说出“我爱你”,是对远方的朋友,出自纯粹的友爱——或许还有一点自恋的意味。
为什么说这是自恋呢?说来也复杂。
我对现实的自己完全没有任何自恋想法。倒不如说自恨比较多一些。
自恋更多的是,对我的意识形态上的东西的憧憬——于是我的举动会倾向于符合自己的伦理观或者意识形态,而与社会现实相抵牾。
或者是闯红灯、或者是反资本主义、或者是对某类艺术作品的欣赏与不满(一些品味上的偏好)、以及我特有的对爱和恨的践行方式——我在这种举动中,出于对自己意识形态的自恋,感到满足。






@PhilFakeMonk 感谢!那本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只记得政治相关的内容了 :pokemon004: 我再看一遍 :noii9:
其实说”独创性”,其实是更侧重于拿独创性当作线索,梳理一下关于艺术家的观念的转变;从传统的模仿论“工匠”,到后来的天才的创造的“艺术家”,再到现代的解构……高度重复的流行文化之类。
题目有点太大了,不过我们这个老师要求不是很严,当随笔写自己的想法就可以(毕竟只是本科必修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