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书店哲学书的分区看到一本标题很煽动的书,『耐え難き現在に革命を!』
以为是几十年前的书,竟然是2023年的……并且马上被翻译成了日语,由法政大学出版局出版;看了下目录有点意思,虽然我不一定会赞同其中一些观点。
作者是Maurizio Lazzarato,意大利人;维基百科的介绍很简略,以为意大利语页面可能会更详细一些,结果发现甚至都没有意大利语页面……














⬇️对我来说,爱陌生人、恨陌生人都不那么困难;困难的是爱身边人、恨身边人。
我唯一明确且认真地说出“我爱你”,是对远方的朋友,出自纯粹的友爱——或许还有一点自恋的意味。
为什么说这是自恋呢?说来也复杂。
我对现实的自己完全没有任何自恋想法。倒不如说自恨比较多一些。
自恋更多的是,对我的意识形态上的东西的憧憬——于是我的举动会倾向于符合自己的伦理观或者意识形态,而与社会现实相抵牾。
或者是闯红灯、或者是反资本主义、或者是对某类艺术作品的欣赏与不满(一些品味上的偏好)、以及我特有的对爱和恨的践行方式——我在这种举动中,出于对自己意识形态的自恋,感到满足。






突然想到美学期末作业的灵感了,赶紧记下来(为什么打开了🦣
独创性为什么有意义?独创的技法不一定能带来新的审美体验,作品有无独创性不影响个人的美学体验,所以这不完全是美学的问题,而是伦理学的问题(等下你这是美学作业不是伦理学作业?)
可以从批量生产的流行音乐为例,核心观点是众多作品其实带来的是同一的体验?等于这个体裁整体是一个作品,我们在听不同歌曲时其实等于是在反复欣赏同一个大作,获得近似的体验,甚至每次都有些微的不同。(这样其实可以扯到柏拉图!)
伦理那里还可以扯一下AI创作,肯定够字数了。
但是不知道该看什么参考书,费希特应该有讲独创性但是不想看那种《近代》《德国》的东西……一会去图书馆找下音乐美学之类的书看看




以前的网友说我以前推佐仓绫音,于是我想起来了对哦我以前推佐仓绫音(。)
打开ins看到她现在算是有公开账号了,虽然平时是经纪人运营的;照片墙感觉是面向三十岁左右想学穿搭的女粉()于是我也想买了(?)
唔总之考虑一下有没有那种unisex风格的……

记得之前看到timeline上有人转发过一个,毛象跑团招募墙,刚刚搜了一下,一个月过去了一条投稿都没有(惨)
所以微博虽然烂,非常烂,但对一些小众爱好的同好啊乃至同人社群来说,都还是不可替代的……(不过我没微博号也不想买,随便了)
(为什么不用苹果园呢因为可能是我运气差,永远没能打开过苹果园的注册页面。。

今天上午的课想上网课,但不知道找什么理由,毕竟今天也算不上热。
装病的话好像次数有点太多了,再装的话就过分了;
打开铁道公司官网看了一眼,有停运,但是是常磐线,品川到土浦的那段,感觉虽然不是完全不行吧,但是多少是有点牵强了:我们学校的学生不太可能会住那边吧……(嗯可以假装周末去水户或者大洗旅游了笑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