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详情

@yukimomo@m.cmx.im
以前看到“相对剥夺”这个概念的时候,我很粗浅的理解成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看了造反学经典著作Why Men Rebel之后,觉得相对剥夺更多的是跟价值感有关。
不满和不公正是人们采取政治行动的本质心态。而人们是否感到满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值感知,尤其是人在进行自我评估时,感知价值潜力可能比当前实际价值地位重要得多。简单来说,如果人自我评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哪怕他在现实生活中是个nobody,他就不会那么不满。
然后意识到,老中社会最糟糕的一点就是,从小剥夺剥夺人的价值感,美曰其名打压教育,实际上的pua。这就导致了大部分老中人一生中必须去向外在寻找价值,我有没有考上一个好大学,我有没有考上公务员,我有没有挣大钱。
同时老中社会的整个社会价值评价体系又是非常优绩主义乃至社达的。哪怕一位太太写了100万字同人但是因为不能出版没有赚钱所以会被社会普遍观念认为毫无价值。
这两者一叠加,不难理解为什么老中人活得极其痛苦,在经济环境大好的时候大家还只是痛苦,但环境一糟糕,要想在社达评价体系中寻求外在价值上升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事,那么这些普遍的痛苦就会转变成不满情绪。
所以老中人口头上都有一颗向往造反的心,尤其是那些社会价值感最低的人,也最唯恐天下不乱,只能说这是优绩和社达的福报了。
而反过来说,这也是价值多元化的意义所在,让每一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认可人在不同领域都自有价值,再配合心理治疗,才是真正的社会维稳(欧美是真正的维稳专家。

@normanzxy@aliv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