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详情
avatar
@Sylv@m.cmx.im

推荐朋友们一本书:《父权制应激障碍——女性最根深蒂固的创伤疗愈指南》。

推荐的理由不是我认为作者的具体观点如何精彩,因为我还没有通读过全书。(这本书去年很出名,看过一些国内很好的女心理咨询师的读书分享。)但我非常想分享作者的成书思路。

首先她提出,我们被困在某种“监狱”当中。这个“监狱”并非指外在物质层面对女性的压迫掠夺与剥削,而是一种直接植入深层信念的、头脑当中的“监狱”。这相当于一台电脑的系统,不是某一个程序,也不是一个图标一张壁纸的设置,而是你所有的观念和判断,你所有的程序运行,都基于这个系统运作,你只能选择适用于这个系统的程序来运作。这就像佛家所说的“尘世”,一个精神体只要降落在这世界,就会沾染色香味触法六尘、产生贪嗔痴慢疑五毒。而佛家所说的“解脱”之法,就是从这滚滚红尘中醒来。同样的概念,父权制这个系统的全方位限制,从根本上对女性造成了许许多多隐秘的应激障碍,据此才有了各种外显的症状。比如说如今人人喊打的“恋爱脑”,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很明显的应激障碍。“恋爱脑”很多时候并非故意伤害自己和朋友,她们是精神层面的“病人”,缺乏一整套完善的治疗措施。)

与其他“解脱”法门不同,这本书专门站在女性的角度,没有将男性的竞争焦虑、繁殖焦虑等掺杂其中,问题就简单得多。因为其实对于女性来说,想要“醒来”的话,我们只需回到自己的身份就可以了。

不再配合程序,转身走开,去过自己的生活。了解过造成自己创伤的问题,和各种应激障碍这种二次伤害,是为了把它们打包丢出自己的生活。如果你现在就身处自己最理想的世界中,你会做些什么?重复问自己这个问题。在公园散步会不会让我更快乐,拿起笔学习绘画会不会让我更快乐,烤面包会不会让我更快乐?学泥瓦工?做木匠?去葡萄庄园做义工?去假设,去尝试,一砖一瓦地构建属于“自己”——而非父权制下的各种身份堆叠而成的一个角色——的生活。从自己脚下开始,一步一步抵达那个理想世界,这就是答案。

查看详情
0
0
0
@Sylv@m.cmx.im
0/48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