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详情
avatar
@RXY@alive.bar

一点煞风景的话:
我,其实很讨厌“女性天生就更富有同理心/同情心/沟通能力”这种说法。
或者说,任何“弱势群体拥有某种比主流人群更强的天赋”的说法我都很讨厌。
就好像以前有人说自闭症儿童可能都是天才什么的,事后也被证明是另一种污名化。
虽然,这种论调也有他的作用:弱势群体受社会的压迫和歧视,如果没有一点点这样的优越感支撑着自己,可能真的会精神崩溃。
就好比犹太人因为受到了很多压迫,内部就会流行“犹太人是天选之人,为世人受苦”的论调。
他们自己选择用这种论调支撑自己,那是他们的事。
可是这种说法不能当真,你不能把“女性更爱好和平所以女性当领导人世界和平就能实现”、“女性更有同理心所以更适合balabala……”当作一种正经的倡议,甚至是学术。
一个很简单的反论:如果这些弱势群体的天赋和能力是真的,那么他们为什么还是弱势群体?
是不是又能得出“因为糟糕的主流社会暗施诡计加害我们这些天选之子”的剧本了?
还有,这种“弱势群体更有天分”的说法其实也是在加大弱势群体本身的负担:如果这些弱势群体自身真的没那么有天分怎么办?如果一个女性没那么有同理心,她是不是就不能做女性了?如果一个自闭症儿童不是数学天才,他会不会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自闭症儿童?

其实,现在这些所谓的论证,其主旨往往被毛泽东的那句口号给完美概括: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
一群向往进步的人搞来搞去跟他一个水平了,想想就好笑。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TCMZ@alive.bar

@RXY 会有那种论调,往往是一个群体的下限高于另一群体的上限,所以给人以那种印象。或者说平均水平。今天发现一个女生不如此,但明天总有接二连三新的女生来巩固这种印象。至少我说女生比男生心思精细的时候,纯就生活观察体验所得而发,并不是给弱势群体一个面子。并无谁强谁弱因而需要偏袒先亘于胸中。然后一旦发现有这些优点的人常处弱势,常失意困顿,当然也会反责这个社会的奖惩规则有问题,为什么优秀品格得不到奖励。反而是你这样说,有点歪曲部分事实,不是所有人发这些论调都是为“给弱者一个面子”“偏袒弱者”而发。如果这样讲,那让确有此优点的那些女性怎么办?这些人也不少。罔顾事实,抹灭他们的优点以证实这种说法吗?而且天赋优秀的品格一定要带来世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才能证明其存在吗。那古代文学家个个都天赋异禀心思细腻富于感情的人,但文章憎命达,越有名越是世俗意义上的失败者。难道都是给失败者一个面子,精神安慰奖,才认可他们的文学成就?
毛泽东的贵贱贤愚说是针对地位出身而言的,后天地位高低对天性的成就影响,肯定不如先天的性别激素这些生理因素。所以两个没有可比性。毛泽东的说法有错,但也跟女生敏感这件事没关系。他错他的。弱势的处境或许会造就某些敏锐的品格,但也不能因为是弱势处境造成的,就否认其存在,就厌恶排斥其存在,来路不好我就不要了。凭什么呢,我的好东西我为什么不要。当然有女生不是这种人,没有这种敏感属性,也不想被这种群体印象束缚。但他们会不断为自己发声,让人知道女性群体也有多样性,而不是把前一种论调说成是弱者偏袒、否认那些异己者优点的存在、造就新一种群体单一印象。为自己发声说“女生也可以是什么样”和因为自己没有就否认他人优点存在是两回事。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XY@alive.bar

@TCMZ 我反对的是“某类族群天生就如何如何”的完全忽视多样性的刻板印象。
过去人类用这种理论贬斥异己,这种做法已经被认为是罪恶。可是另一方面,这种手法被用来自我夸耀,甚至成为一群人温和剥削另一群人的一种方式,却好像成为了理所应当。

我反对的理由非常简单:
首先它不是事实,女性更心细多半是社会给的压力太大。那么,直接去谴责社会不公让女的被迫心细,以至于男的整体变得粗懒傻笨就可以了,在这里赞美“女生就是心细”,解决不了女性的困境,还混淆了问题的重心。
其次,它完全可以变成另一种形式的剥削。
既然女性更心细,那我在一个公司里安排女性员工去负责给所有人点外卖行不行呢?既然她更心细,就应该记住所有人的口味啊。
或者说我就不让她上班了,让她在家里带孩子行不行呢?工作可以随便一点,孩子可不能马虎啊……
实际上以人(男的)的鸡贼程度,他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承认甚至夸耀女性的这一点所谓的“优点”,以一种“哎呀我们男的在这方面还是不行啊”的惋惜态度,送女人去做所有他自己嫌麻烦不想做的事情。自己去抽烟喝酒赌钱嫖娼,几句漂亮话而已,平时跪舔上司都舔惯了的,舔女的怎么了?这点夸赞跟自己省下来的时间精力完全不值一提啊。
至于“真的有这些优点的人怎么办”,我的想法是,就算要赞美也应该赞美她个人。“你真心细”,而不是“你看你们女的就是心细”,以赞美面目出现的刻板印象依然是刻板印象,且还有被蹬鼻子上脸的风险。
当然,我认为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手法也会变得落伍老旧,但不可否认的是:因为“女性更心细”被吹捧成一种接近社会共识的东西了,那么那些不够心细的女性就会有被指责甚至被羞辱的风险。
我认为很多赞美女性心细的人也许是出于好意,然而正是因为这种好意太过于轻浮,才使得它成为鸡贼的人手里的剥削工具。即便是好意,也应该慎重。
要我说,直接破除刻板印象是最好的,男的就是男的,女的就是女的,啥也不代表,啥也不相关。
这样大家也都轻松一些。

查看详情
0
0
1
@RXY@alive.bar
0/48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