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上被一只柯基尾随,我以为后面还有主人,就没在意,直到它一下子跳上我的车😳
跑出小区可能就不好找了。把它交给了小区保安,这时候发现它身上好像有定位器,不过还是赶紧找到主人比较好
(这柯基好瘦,可能是柯基和土狗的串串)






想到了之前群嘲韩国家庭主妇早起为全家做早餐的视频,跟国内现在对待家庭主妇的态度和逻辑是一样的。外人只看家庭主妇的成果而不在意过程,自然觉得这些“小事情”本该很轻松就能完成。
评论有很多指责女性不去工作的,也指责家庭主妇也没当好,因为没把孩子教育好。现在女性的困境比以往还要逼仄,不仅对家庭主妇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甚至是“偷懒”的行为,还要求女性在事业上有不能缺席



讲真,现在视频里经常炫那种十三四岁的男孩长着一米七八点个头儿,感叹现在营养丰富什么的,但真的没人害怕吗?
这时候不仅心智不成熟,还处在青春期荷尔蒙躁动的时期,如果头脑发热干点什么坏事,成年女性打败他的几率有多大?每次看到这些孩子都觉得是个定时炸弹


围观了一个手作up的成长过程,大约是2022年注意到他的,对比过去,现在的作品真的精进了很多。那时候确实不喜欢他的作品,现在喜欢了,没想到价格也成长了,印象中一套茶具好像三位数左右,现在变四位数了😂

年末的时候,公司聚餐,女领导在一桌子面前“催婚”,无非就是那两句:什么年龄就做什么事儿,世界上有男有女就是为了男女“阴阳调和”(阴阳调和真的说了好多次😂),还说鼓吹“不婚不育”的都是境外势力的阴谋。
事后我也有想过为什么当时没生气,要是我爸妈这么说,我可能早就怒了。
不过当时那个氛围,我主要还是把这些话当成乐子听。






买花是为了满足视觉享受,买护手霜是为了满足嗅觉。感觉这是这两年自己购物的变化,会为了其他感受而购物。
以往只会觉得买吃的才不算是乱花钱,衣服有的穿就行,直到穿烂。
虽然我实际上也不是严格按照这样来的。但是一边乱花钱,一边迷茫,还一边愧疚。
现在会为自己的感受消费,也开始学会理解自己。先学会了解自己再学会控制自己

看到一个心理咨询师讲的,从小被打压长大的孩子,可能会有一个无聊的、无欲无求的性格,“我们离自己的感受和情绪是很远的,我们的感受是被否定打压的,甚至还要承受家长的情绪”。
重新塑造自己的一个小角度,就是注意身边小事物给自己的感觉,好不好吃,这个颜色衣服喜不喜欢,我今天生气的点在哪儿,我高兴生气时身体是怎样的反应一点点地觉察和了解自己。
进阶一些的就是学会与家长在心理上的隔离。(我首先采取的物理隔离,以这个为基础我才能继续下去。咨询师讲得再好,我还是选择逃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