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详情
avatar
@aquilegia@mastodon.online

看了两遍链接文章,一方面凉山发声者们对易小荷的澄清和反驳不时让我记起世纪初“我们”对“西方”人权白皮书之类的指责和控诉,诸如先入为主、以偏概全、揪住概念和细节错误否定对方的整体性评论、搬出繁冗难解的传统证明对方理解的浅薄、引用官方文件证明“我国人权已有长足进展”等等,每一件都能在“中国和美国”的争论中找到(也因此应该更加警惕;而另一方面,易小盒的意林+柴静套路又更加眼熟,以至于看了上句大致能接上下句,可能是DS学习起来比较容易的一种滥俗文体。

回到事实层面,彝族社会状况有多国多代学者出于多种目的进行过调查,如果每一种里都有人出来反驳易,那么易应该是站不住脚的。易对凉山的描述里的主观成分以及背后迫切的【寻找苦难】的心态也是能看出来的,一百多年前的鸟居龙藏的描述都比她平静准确得多。尤其反驳易的人里有一个彝族女孩子,她反击说,她的父母平等地供她们姐弟几人升学,给的生活费都差不多,反倒是她们家的汉人邻居对儿女的态度有天壤之别,这我是绝对相信的。

mp.weixin.qq.com/s/...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aquilegia@mastodon.online

(接上最后一句)所以,当年一派天真的米国佬过来大惊觉得贵国人民水深火热,那确实有他们自己的可以理解的原因;你一个贵国小地方汉族写作者,来表演友邦人士莫名惊诧就显得很装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zaku@universeodon.com

@aquilegia 人写不出来自己认知以外的东西,用写作糊口的人,必须要讲故事。事实必须剪裁,否则要么故事不成立,要么复杂到超越老百姓认知,卖不出来钱。表演友邦惊诧也是生意,有人买帐就行。

查看详情
0
0
0
@zaku@universeodon.com
0/47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