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了水母,也看了很多鱼、海龟、海豹、企鹅,很多只在纪录片里面见过的生物。有一种鱼,长着银闪闪的鳞片,游动起来好像刀刃把水切开。也有一种鱼,漆黑发亮就像流淌的石油。海豹圆滚滚,胖小孩那么大,两只,在称不上宽敞的玻璃缸里并排来回穿梭,好像勤劳的胖园丁。麦哲伦企鹅,比想象中要小个头,真的如同纪录片里面那样摇摇摆摆行走,太可爱了,只有零星几只也让人流连,然后看见它们活动在人造冰面上,冰层下漂浮着用于喂食的小鱼尸体。还有很多海龟,好漂亮,很多鲨鱼,扁扁的嘴巴,很多不知道名字的鱼类,人那么大的,手掌那么小的,从头顶游过,人造的玻璃隧道,坍塌了也不知道里面装的水足不足以淹死一个海洋馆的游客。每一个生物都太美丽了,让人忍不住感到能这么近距离看见它们实在是太好了。但是。

今天听见海洋馆工作人员介绍乌贼:原先引进的都是成年体,但是太容易应激死亡,后来从卵就开始养在缸里。乌贼,一种视觉敏感,可以感知细微振动的,极其聪明的小动物,贫瘠人类想象玻璃缸中乌贼的感受:住在高铁站旁边,房子四面都是玻璃,每天都有很多青面獠牙的巨人扒在玻璃墙外面看它。很难不想死。
大家都听过企鹅、海豹、鲸、海豚等等生物被圈养后出现行为问题的案例,其实乌贼也会,章鱼、螃蟹、海马、乱七八糟的小鱼,绝大部分野生海洋动物在被圈养后都可能因为压力、无聊、焦虑、失去社交环境、人工养殖环境无法完全模拟自然节律等等原因而出现行为或生理问题。甚至连没有大脑和心脏的水母,也因为对生存环境极其敏感,导致人工养殖的死亡率非常高。而绝大部分对海洋生物的圈养,只是为了满足人类层出不穷的欲望,比如观赏、盈利、掌控、倾倒焦虑…一种对它者的理所当然的使用,一种卑贱的高高在上。
很喜欢南极,想亲眼看看南极的一切,也一直梦想能够死在南极,被南极动物吃掉,所以看见胖胖的海豹在狭窄的玻璃缸里面游动,真的很难不感到伤心,也很难不为我是观赏者的一员而感到罪责。我告诉自己,这样的地方,去过一次,就不要允许自己再去第二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