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生孩子的原因之一:单单这个世纪头二十年的“前情回顾”都没脸给孩子讲,怕我讲完,婴儿突然怒目圆睁,质问我说,you knew all this shit and decided to give birth to me???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納斯鮑姆協同後來得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森,以實質自由的觀念替聯合國的附屬學術機構制定了一套另類發展觀,叫能力進路,或人類能力發展指標,有效促使國際社會對發展的定義逐漸由過去僅追求總體經濟和數字,轉而兼顧各國內人們本身能力的發展。
後來他們又各自豐富了這套理論的肌理,納斯鮑姆提出「人類重要能力」的清單,為人類核心能力提供條件,列出十項人類共有的基本能力及其實現的必須條件,簡述如下:
1. 生命:能活到正常人生命的盡頭,不會因為生活品質降低而過早結束生命。
2. 身體安全完整:能夠自由遷徒,不受暴力攻擊威脅,有性滿足的機會等。
3. 健康:包括生育照顧,得到充份營養,有適當住所。
4. 有能力運用感官、感覺、想像、思維:用一種真正像人的方式去感覺、想像、思維和使用理性,培育能寫能讀懂數學科學等能力,能在言論自由的保護下思考,能有快樂的體驗和避免不必要的痛苦。
5. 有能力表達情感:能夠對其他事情和其他人形成依戀,能愛人和被愛、關心人和被關心,不因恐懼和焦慮而不能發展情感。
6. 實踐理性:能形成善的觀念,能反省自己和生活,這意味要保護良心自由和宗教自由。
7. 人際關係:能與其他人一起生活,承認他人,關懷他人,互助,具有自尊、不受羞辱的社會基礎等。
8. 關心其他物種:共存並尊重。
9. 遊戲能力:能歡笑、玩耍、享受。
10. 對自處環境的主導、a. 政治的,能有效參與制定自已的公共選擇,具言論自由和集會自由。b. 在平等基礎上有僱傭權利,不受無理封殺等。
《一種華文 多種諗頭》 陳冠中 著


读台湾的历史,意外在注释里读到,日本曾锁国二百多年。
“日本江户幕府禁止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政策。16 世纪中期起,葡、西、荷、英等国传教士和商人至日本传教和贸易,幕府为巩固统治,曾限制外商活动并禁止国人信仰天主教,1633年前后多次颁布《锁国令》,严禁与外国通商,仅与中国、荷兰进行有限贸易。日本“锁国”两百余年,直到19世纪中期《安政条约》订立时为止。”
《台湾四百年》 许倬云 著



「有伴時就走走夜路,是凌晨過後也在大街上逛那種夜遊人。大概是出了門就不渴睡,他鄉遇故知又知道該地幾家酒館食店都營業至凌晨三時或二時開店,挺得住的話清晨五時就有早餐吃,坐言起行。結果是去了一家本來準備關門除蟲的雞尾酒吧,喝了一杯再續攤到另一家只有八個位子由一名女子打點的小酒館又喝了回。酒館的所在很有意思,坐落在一間廟宇的左側,廟宇前月光光照地堂,一片街燈映照的空地,地堂另一邊是一家肉店,凌晨時分店前已掛滿大塊大塊的肉,貌似夫婦的二人在整理,該是新殺的豬。廟宇兩旁一店賣酒一店賣肉,神明真是慈悲普渡。」
何秀萍 《一陣塵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