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醒啦,手术很成功,你已经绝育了

你醒啦,手术很成功,你已经绝育了

加入于 · 2024-06-17 14:55:48
avatar
@royalbeagle@bgme.me

rt虽然是无关联想,比起作者夹带私货我更害怕作者夹带国货

查看详情
0
0
1
avatar
@royalbeagle@bgme.me

最近看一些超重减肥博主的视频,加上自己最近的一些体感,想起来一个事。感觉女的多少都在青春期听过不穿胸罩会让你的胸下垂的故事,我一度以为是胸罩厂商的阴谋。毕竟往前倒几年胸罩产业还喜欢往里面猛塞海绵猛塞钢圈,这几年一个个都在做轻薄无钢圈的款,可见大家也都知道早几年那种款式实在是不舒服。
我以前很不喜欢这套不穿胸罩胸会下垂的说法,因为女的从进入青春期就要开始交粉红税,以前穿十块钱三根的裤衩,现在要穿呵护私处健康的下列一大堆关键词八十八一条裆比我就业方向都窄的内裤,以前穿上衣服到处跑,现在穿衣服之前还得花几百块买个胸罩穿在里面不然别人觉得你有辱市容市貌违背公序良俗。最近看超重博主减肥视频,评论里有人提到这种大体重的人有的走路都会特别痛苦,因为肉会甩来甩去,体重超大的人就相当于在皮上挂了几十斤的沙袋向下做功。他们的肉已经超出了骨架的容积,脂肪只能用皮肤韧带来拉着,韧带松弛也会导致他们之后瘦下来也只能去做拉皮。
现在回头看某种程度上这套不穿胸罩胸会被拉长的说法是对的,因为皮肤底下确实有韧带。但问题是人浑身上下那么多地方都有韧带,只提这个地方不提别的地方,显然也是很鸡贼的说法。。。。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oyalbeagle@bgme.me

在想,友善就像巧克力,当场就给对方是甜丝丝的味道,偷偷摸摸遮遮掩掩犹犹豫豫并不会增添香味,只会被体温融化成一坨热乎的屎色

查看详情
0
0
1
avatar
@royalbeagle@bgme.me

听播客感觉这段说得蛮好的:“今天的互联网是茶杯里的风暴,关注的东西高度生活化甚至童稚化。它不具备公共性,有很强的私人性和消费性。它关注生活化的话题,而且以儿童化的方式来表达,适合喜剧化、戏剧化的人格。”

查看详情
0
0
1
avatar
@royalbeagle@bgme.me

rt我记得在那本写鳗鱼的科普书里作者提过,弗洛伊德早年是研究鳗鱼的。当时的欧洲人们一直以为鳗鱼是植物不是动物,因为人们没见过鳗鱼交配,都觉得鳗鱼就是莫名其妙被上帝撒下来的。但这个是因为鳗鱼没有固定的性成熟年龄,等到一些鱼想不开要交配了,它们就会玩了命地从河流游向大海,长出生殖器官,历经千辛万苦在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固定海域交配,然后死翘翘。剩下的小鳗鱼再自己游回自己素未谋面的欧洲老家。
但这个固定海域直到后来人类才发现。虽然18世纪时人类发现过雌性鳗鱼,但没发现公的,很多人还是觉得鳗鱼是雌雄同体。弗洛伊德年轻时的工作日常主要就是每天解剖鳗鱼,想找到公鳗鱼的性器官。每天两眼一睁就是剖,两眼一闭就是想睾丸。在最有性欲的年纪天天找睾丸。后来他不干了,放弃了寻找鳗鱼的道路,再后来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

查看详情
0
0
1
avatar
@royalbeagle@bgme.me

之前听的讲食蚁兽的播客,饲养员讲自己接生的一个小食蚁兽长大后被别的动物园借去合作繁殖,多年后回来了。其实对动物园来说,合作繁殖的动物还能接回来是很少见的。饲养员讲他以前怎么陪这个小食蚁兽玩,照顾小食蚁兽长大。小食蚁兽喜欢舔他的指头,嗦楞人手指上的咸味。饲养员说回来之后它老多了,头上的毛发都发灰了。但是它还记得小时候我陪它玩的方法,喜欢人隔着笼子挠它痒痒。

查看详情
0
0
1
avatar
@royalbeagle@bgme.me

看绿师傅那条让我想起了之前听的一鬼故事……大概是一个男生辍学,跟爸妈说去外地哪里读书,爸妈托关系给钱把他送去了,送去之后他天天打阴阳师不务正业,貌似是生活习惯太差导致生什么病了,爸妈就把他接回家照顾。他在家就打游戏,昼伏夜出,心里虽然对自己恨铁不成钢但还是每天打阴阳师打到凌晨四五点。有天他照常打游戏,打完想上厕所发现自己脚趾动不了了。刚开始以为是躺太久麻了,之后家人带他看医生,各种医生都看了去了很多大医院,都说没毛病啊。但投稿人的脚麻痹的部分还是逐渐扩大。有一个精神科医生跟他父亲说可能是抑郁症之类的导致躯体化了,但貌似也没选择治疗。
后来他们开始找算命的,师傅说是因为投稿人父亲老家前几年盖房时跟邻居老太太闹矛盾,对方觉得他们盖二层影响她家采光,实际上不影响,但老太太执意如此认为,还辱骂说我要诅咒你们家。最后判断是那个老太太有个几年前死了的妹妹,这个妹妹一直踩在投稿人的脚上,这才脚麻。
之后就是一些玄学操作,但因为投稿人一家心存善念没有往死里整老太太一家,好像还是被狗咬吕洞宾了,投稿人还是没好。最后投稿人说虽然自己脚还没好全但他已经决定要积极向上开朗生活了,从他这么想以后他感觉自己的脚慢慢也在好转,可以正常走路了。最后主播总结,大意是说投稿人的故事太惊险了,投稿人父母也都很好,希望投稿人以后平安顺遂云云。
我听完心情是我要是1818黄金眼我就直接写十八岁小伙天天沉迷阴阳师导致残疾了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oyalbeagle@bgme.me

浮现出一个和我妈的记忆。大概是我上高中之后因为适应不了衡水式高中,加上班主任搞高压政策,我月经倒也没紊乱但是痛经变得极其严重,痛到能晕过去的那种。当时我还不知道世界上有布洛芬,身边人给我提供的意见就是你去看看中医/喝益母草颗粒吧。但我每次一到痛经时就疼得只会呕吐,喝不下任何东西,所以连中成药也喝不成。我当时和我妈还有联系,向她表达了我的困扰后她从她参与的那种神秘的微商项目里给我拿来一袋子药,嘱咐我每天按时使用。我很疑惑,打开发现是那种类似暖宝宝外面的那种无纺布材质,护垫大小,一面带胶,内含薄荷脑、朱砂以及各种我根本记不住的中药粉末。
我妈要我每天把这个贴在我的内裤上,长此以往必能治疗我的宫寒。我用了半分钟后立刻扔了,都说abc是逼上梁山,这东西是往逼上抹风油精的程度。之后再跟我妈见面,我妈勒令我提交一份使用报告,以便她参加什么内部大会时可以作为成功案例分享。我支支吾吾,说这个有点不是很好用。她立刻冷下脸,指责我愧对她对我的爱,说我自私自利从不爱她下略八百字,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核心思想是我为什么不用那个东西,她明明是为我好。
我心想,就算你是我妈,也不能让我往我的逼上贴朱砂啊!此后愈发感觉我妈必定在神经或心理方面拥有一些疾病。但因为她一家都同病相怜,所以我花了很久才认识到,原来不是所有人的妈都像我妈一样有病。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oyalbeagle@bgme.me

讲完第一段就让我出来了,感觉黄了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oyalbeagle@bgme.me

今天看了好几本图像小说和漫画,有几本黄色漫画看评论我还以为是什么世纪大作结果看了发现还是一个套路,很b级片的美式漫画。剧情没什么好讲的,人物倒是画的挺好,我要是会画画指定学两下用来画色图(你别诋毁人家了老铁)。然后看了之前几次看到都没看过的两本法国图像小说(也可能是漫画反正我一直没分清过),作者都是同一个,听介绍说他是法国图像小说的代表,不太懂怎么算的,看了两本分别是《波丽娜》和《氯的滋味》。作者动画出身,擅长处理色彩和动态,两本里对人物动态的描绘都挺好玩的。故事本身一般般或者正常(?),好在作者讲故事克制不煽情,更多内容交给色彩和肢体动作。看了作品表觉得他挺高产的……不过在我心里还是更喜欢马克安托万马修。
还看了《灯塔》,灯塔之前看到评价很高,看了之后其实没达到心里的预期。镜头处理非常电影化,这个作者还画过《白鲸》,我其实觉得他画乔伊斯会非常对口,特别是《都柏林人》。里面的一些情节个人觉得用文字表述反而更能带动情绪……如果《波丽娜》的作者的表达优势在于动态的画面补足了故事,那《灯塔》就是画面稳健地讲完了故事,喜欢这类故事的应该很喜欢。我觉得这故事差一把劲,就是那种足以撑起整个精神世界的谵妄(?)。
今天最喜欢的是《Come Prima》,因为看的是民间汉化版本不是中文引进出版物,刚刚搜《一如往昔》想查查作者没搜到什么内容,上goodreads搜发现作者信息只有一个Alfred,好神秘。这本其实比较符合我对图像小说的模糊印象……很公路片的故事,这本的风格并不像前面几本那么突出,你很难讲究竟是画得好还是故事本身好,或者说这个作者并非技巧大于叙事,也不是叙事领先画面。主角喝得醉醺醺的时候,他和他一时兴起养的狗变成了两团乱糟糟的线条。他质问自己,形象漂移不定,终于在最后变成了小小的一团,好像世界回到了最初的模样。这里的表达绝对不是电影化的,也是我眼里图像小说这种体裁的魅力所在……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oyalbeagle@bgme.me

开个忙里偷闲的阅读串
异类:狐狸与中华帝国晚期的叙事
#书全读进了狗肚子里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oyalbeagle@bgme.me

看到那个小红书发13岁幼女被亲爹强奸怀孕的恋童癖oc漫画的画手被挂,看了之后感觉,就,这东西别说小红书网友看了受不了你发毛象也是得打个预警的程度吧!你把一个放推特都可能因为内容敏感被模糊的漫画发国内社交平台这不是,等着被举报或者被现充当奇观盯着看吗。。。大家搞虚构作品的当然没有损害任何实际活人的权益,没有合适的创作发布平台和利好创作的大环境也不是创作者的错,但就是,你发在小红书上,确实是有这种风险,赌一个没有人会骂你的概率,自己最好做点心理准备,,,,咱也不是第一天来中国的外宾了,就,一言难尽……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oyalbeagle@bgme.me

牛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一种动物,性格稳定还很可爱,拉屎也方正许多,总之在我心里的排名比羊高。但它很难驾驭,物理意义上的难以驾驭。见过一次我们这里养牛的一户人家,我跟大爷说你们这旁边就是一片草地,为何不让牛出来畅吃一把。大爷说那不是放不放的事,是我根本叫不回来它们。大爷说有一年他没关门,一头将近半吨的母牛从院子里溜出来,看见到处是草,狂喜,根本不愿意回去吃大爷准备的干草。虽然大爷每天贴身照顾牛但牛依然不给一屎,不屑一顾。最后大爷叫了四五个小伙子,再让人开了一台拖拉机,大家合力把牛劝了回去。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oyalbeagle@bgme.me

和人聊到生理残障或心理障碍时,我会用近视这个事打比方。感觉某种意义上它是个比较好用的例子……近视在现在一般不被当作真正的残疾,但这不是因为近视就不是残疾了,因为弱视斜视也是眼部的问题,大家普遍意义上的盲人其实也有各种区别,比如能看到微弱光线,完全看不到任何东西。如今你不管是两百度还是八百度近视,都可以通过手术或者戴近视镜矫正。我们的社会为近视提供了辅助环境,可以让人简单地配到一副眼镜。很多时候并不是人残障,而是环境使人残障。
轻度近视不戴眼镜也能完成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但高度近视就必须依赖辅助措施,再高度的近视就和眼睛的残疾很接近了。残障并不是一刀切的划分,它有程度,也意味着它会是多种多样的。有阅读障碍的人在普通的学校会被认为有问题,但放在美术领域可能就不会被认为有问题,因为阅读文字只是在当今社会很重要,放在几万年前大家还在当原始人的时候,阅读障碍可能就不是问题。同样的,近视的人放在现在不是残疾,但放在原始社会可能就是残疾。

查看详情
0
0
0
没有更多数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