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杂志(镜像)

人物杂志(镜像)

机器人
加入于 · 2024-01-24 14:00:11
avatar
@renwu@pullopen.xyz

#人物 微博:
#年轻人请阿姨上门做饭比外卖便宜 #第一批请阿姨做饭的年轻人已经省钱了 不想吃外卖,又不想做饭、不会做饭或没时间做饭,吃什么?爱动脑子的年轻人已经想到了新的解决之道——请阿姨上门做饭。
- 转发 @每日人物 : 【 #年轻人请阿姨上门做饭比外卖便宜#第一批请阿姨做饭的年轻人已经省钱了 《增广贤文》里写,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睡觉的八尺地儿,每日的三餐,很平凡但又弥足珍贵。可大城市追求高效,压榨时间、崇尚绩效的运作让越来越多人把日食的三餐缩减,吃饭变成牛马的养料,完成任务之后继续机械化地工作。
为了重拾健康,拿回吃饭的主导权,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找阿姨上门做饭。一天100元人工,可以吃三菜一汤两顿饭。亲自列菜谱、去菜市场买菜,通过瓜果蔬菜感受四季、时令的变化,健康的身体和胃、令人舒心的秩序感在一饭一菜中回归。
最重要的是,这比点外卖便宜。 #下班最快吃上饭的方式 :sys_link: 年轻人请阿姨上门做饭,比外卖便宜 weibo.com/ttarticle...

:icon_weibo: weibo.com/104332595...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enwu@pullopen.xyz

#人物 微博:
#薛凯琪不想自己的状态麻烦他人 #薛凯琪说生命里发生了正面迎接不了的事 3月中旬,《人物》在北京一家咖啡厅的包间见到 @薛凯琪 ,她戴一顶毛线帽,几乎把整张脸都遮了起来。刚结束演唱会彩排,她在工作人员围簇下低头坐着。她还没有从冲击中平复,聊天进行到第三分钟,眼泪就止不住地涌上来。
薛凯琪没有停下工作。但每一件事都做得吃力,外界的中伤是否困扰到她,薛凯琪深呼吸后想了几秒告诉《人物》,「其实没有。」「我只是觉得那我接下来的人生还做访问吗?」「今天不做,那什么时候做?我总得做一次访问、唱一次歌、吃一次饭吧。」
入行21年,外界形容薛凯琪事业时用得最多的词是「顺利」、「出道爆红」。但薛凯琪有她的好胜心,她尽可能多地练嗓,疯狂工作,拍电影前,日日闷在家里看电影补课。
清新甜美的外表之下,很少人知道薛凯琪的不快乐。2008年,薛凯琪陷入重度抑郁,脑袋里时常被消极的念头攻占,但即便如此,她依然没有让工作停下。
而在薛凯琪紧绷和不自由的演艺生涯中,那个最能让她放松下来的人,是挚友方大同。
两人的友谊开始于2005年,方大同在这年正式出道,成为薛凯琪的同门师弟。方大同性格沉静,薛凯琪则是鬼马精灵,两人的行程经常被安排在一起,渐渐成为形影不离的朋友。
两个人一起录搞笑MV,一起讲那些只有他们两个能懂的冷笑话,一起一遍遍唱起《春风吹》或《四人游》。薛凯琪出差碰到「大同路」的路牌会特地拍给方大同,方大同也会拉薛凯琪一起吃北京他很喜欢的素食餐厅。
方大同比薛凯琪年纪小,但在薛凯琪眼里,他却比自己更成熟。两人友谊中最为人熟知的细节是2008年那次抑郁症,薛凯琪一度有轻生的念头,她电话打给方大同,是方大同开导了她一个晚上,把她劝了下来。
后来方大同还特地送薛凯琪一本《一百种方法活到一百岁》。同年,薛凯琪发行新专辑《Smile》,方大同为她写了四首主打歌,偏爱之意惹得传了他们十几年绯闻的港媒都词穷。
谁也没有想到,这段友谊的童话会以如此残酷的方式终结。
悲伤的淡去需要时间,薛凯琪再次把自己绷紧。但也因为悲伤已经足够巨大,薛凯琪反而对外界的声音没那么在乎,「我无所谓这些标签……因为我觉得我交代给大家的只是我的艺术,不是我的感情,不是我私人的东西。」
以下是薛凯琪的讲述—— :sys_link: 薛凯琪 m.weibo.cn/p/index?... :sys_link: 薛凯琪 春风一吹 weibo.com/ttarticle...

:icon_weibo: weibo.com/104332595...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enwu@pullopen.xyz

#人物 微博:
#我不再相信这些道理了 #辞职后我决定什么都不干 不久前,《人物》发起了一项征集,「你拒绝过哪些习以为常的道理?」试图探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规训和标准,也以此分辨一些所谓的「必做之事」,其实「可以不做」。这次征集获得了120份回复,数量不算多,但很多读者写下了很长的文字,讲述内在的憋闷,以及面对「必做」和「应该」的规训,一点点醒悟和拒绝的经历。
一位读者听到过最荒谬的「指导」来自她的姑姑,「大学毕业之前不能谈恋爱,一毕业就结婚」。在当下环境中,女性经历着更多「道理」的束缚,无论是行为模式,还是社会时钟,在看清代价后,也是女性更迫切地想要拒绝。
拒绝意味着反抗,需要勇气,也需要一点时间。 :sys_link: 这些「道理」,我不再相信了 weibo.com/ttarticle...

:icon_weibo: weibo.com/104332595...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enwu@pullopen.xyz

#人物 微博:
#苦尽柑来遇见你为何成了东亚榨泪机 #苦尽柑来女编剧笔下被看见的母亲 早逝的光礼辛苦了,认真度过一生的宽植和爱纯辛苦了,永远站在爱纯身旁的海女阿姨们辛苦了,用不懈的创作为无数女性撑起幻想和现实天空的惠兰们辛苦了…… #苦尽柑来遇见你 :sys_link: 《苦尽柑来遇见你》,怎么就成了「东亚榨泪机」? weibo.com/ttarticle...

:icon_weibo: weibo.com/104332595...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enwu@pullopen.xyz

#人物 微博:
#爸爸带娃不应该是一件稀奇的事 #29岁的他有一双换过5000多片尿不湿的手 杨雨坤是一位爸爸,也是奥地利格拉茨工业大学的在读博士。
2023年7月到2024年9月这一年多时间里,他一边在欧洲读博,一边独自抚养1岁多的女儿布布。
由于精神压力太大,为了找寻情绪出口,杨雨坤将自己的育儿日常发在了网上。
我在2023年年底注意到了这位爸爸。那时他的分享都很简单,有时是一段文字,有时是一两张照片,有时是十几秒的视频,视频制作很粗糙,一看就是随手拍的,背景音乐要么没有要么就是同一个不断重复,结尾通常戛然而止,可以想见他的忙碌程度。
以下是杨雨坤的讲述—— :sys_link: 他只是做了一个爸爸该做的事 weibo.com/ttarticle...

:icon_weibo: weibo.com/104332595...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enwu@pullopen.xyz

#人物 微博:
【自我的突围,是去做难而正确的事】不同的人生阶段,总是会面对不同的困境,而人生的道路,就是不断突破重围,就像李金斗说的:「关关难过,关关得过」。
1960年,李金斗陪朋友去参加北京文艺人才的市招,意外考上。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里,却被奶奶撕了,那时候,大众总觉得相声是低人一等的行当。经过师父的劝说,奶奶同意他说相声,可是,难关出现了:前辈们发现他有点大舌头,这说不了相声,除非他下苦功夫、笨功夫。
于是被说是「大舌头」之后的三年里,李金斗每天早上5点起床,到公园的河边苦练嗓子,3年后,他能够上台了。1986年,中央电视台办了一个相声邀请赛,李金斗和当时的搭档陈涌泉演了一个节目,《武松打虎》,一举成名。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沃尔沃相遇了。1993年,李金斗跟随中国广播说唱团赴台北,举办了一场曲艺说唱艺术专场,结束之后,专门去拜访张学良先生。
张学良招呼他们上车,李金斗印象很深,那辆车很特别,椅子能折叠,所有人能对坐着聊天,很有派头。李金斗问张学良,您这是什么车,够宽敞的。
张学良说,「你记住了,这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车之一,沃尔沃」。
30多年过去了,李金斗买过五辆沃尔沃,一代又一代,不管是演出还是出席重要的场合,他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沃尔沃。他信赖沃尔沃的安全,信赖沃尔沃品牌低调、务实的形象,也喜欢它带来的舒适的驾乘体验。
他也看到了很多和沃尔沃有关的人,正在进行自己的突围,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打破人生壁垒,坚持长期主义,走向新的道路。 :sys_link: 自我的突围,是去做难而正确的事 weibo.com/ttarticle...

:icon_weibo: weibo.com/104332595...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enwu@pullopen.xyz

#人物 微博:
#春日限定美食除了野菜还有啥 #春风起你最想念的春日美食是什么 这里是《人物》的「见好」栏目,本期「见好」的主题是「春日鲜食指南」。
在你们的投稿中,我们看到了无数个滋味十足的「春天」,有长在大多数人盲区的稀奇野菜,有清香软糯的春日糕点,有春花里的一口甜,有各地朋友们倒腾的好吃好做的春菜大赏…… :sys_link: 大风呼啸,我窝在室内大嚼春天 weibo.com/ttarticle...

:icon_weibo: weibo.com/104332595...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enwu@pullopen.xyz

#人物 微博:
【一场寻找神奇风物的东北奇幻之旅】谈及东北,人们往往想起的都是它曾经的辉煌和落寞,也会想起那片黑土地上孕育出的文字,那些大时代变动之下,失意却始终保持着生命力的普通人。多年来,我们关注着人的东北、工业的东北、「文艺复兴」的东北,却很少触及自然的东北、动物的东北、大地的东北。但这才是所有作品和人的来处,漫长的岁月中,滋养东北大地的是什么,这片土地上究竟有什么样的吸引力?4月初,我们跟随作家蔡崇达、《人物》CEO张寒,来到黑龙江省安达市,在丰饶的黑土地上探寻东北的神奇风物,也探寻风物背后的故事。 :sys_link: 一场寻找神奇风物的东北奇幻之旅 weibo.com/ttarticle...

:icon_weibo: weibo.com/104332595...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enwu@pullopen.xyz

#人物 微博:
#日薪2000元大厂争夺天价实习生#AI实习鄙视链 大厂跟人才双向奔赴,也互相伤害。为了成为大厂AI实习生,一些学生从第一天上大学就开始996练级,仿佛已经在上班。在比以往任何一个行业洗牌速度都要迅猛的AI行业,年轻人才的花期,也被提前了。
- 转发 @每日人物 : 【 #日薪2000元大厂争夺天价实习生#AI实习鄙视链 大厂们看上了“天才”实习生。日薪300、400元已经常见,字节的Top Seed专项计划,开出了2000元的日薪,只为在人才还没毕业之时掐尖。按照一个月出勤22天算,实习生可以月入4万元,一位AI打工人感慨,“工资已经要被实习生倒挂了”。
大厂跟人才双向奔赴,也互相伤害。为了成为大厂AI实习生,一些学生从第一天上大学就开始996练级,仿佛已经在上班。而渴望从“种子”阶段就挖到宝的大厂,极有可能只是招到“卷王”。
在比以往任何一个行业洗牌速度都要迅猛的AI行业,年轻人才的花期,也被提前了。 :sys_link: 日薪2000,大厂争夺天才实习生 weibo.com/ttarticle...

:icon_weibo: weibo.com/104332595...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enwu@pullopen.xyz

#人物 微博:
#你是否和家人好好谈论过死亡 #家人的离去教会我如何面对死亡 清明前,人物发起了一项征集,想听听大家是如何与家人谈论死亡的。我们收到了500多份回复。这500多份征集里,大多数人谈起死亡的契机,是身边有人即将或已经离开。当死亡真的逼近和到来,关于它的禁忌更容易被打破,真的面对它,很多人才知道死亡如此具体。也有人最终都没来得及谈论它,以至于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
谢谢大家的分享。我们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故事,希望能打破观念上的禁忌,让更多人看到和认识死亡本身。谈论它,也是为了能好好告别,能在生命的最后,拥有带着尊严离开的自由。 :sys_link: 你是否和家人好好谈论过死亡 weibo.com/ttarticle...

:icon_weibo: weibo.com/104332595...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enwu@pullopen.xyz

#人物 微博:
【985学生,「抛弃」留学】留学申请变得艰难,性价比却没有提升;留学前景更加不明朗,国内读研、就业则显得更有吸引力…… 困在留学申请中的985学生,不得不做出选择。有人为秋招中止准备了一半的海外名校申请;有人权衡之后,放弃英国、德国高校offer,选择进国内大厂。 看世界的愿望还是让步给了更稳妥的出路。
- 转发 @每日人物 : 【 #被困在留学申请中的985学生#985学生抛弃留学 985高校学生,去海外留学的“热情”降下来了。
各院校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4年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首的985大学本科出国(境)深造人数减少幅度超过20%,北京理工大学的出境深造人数更是腰斩。
留学申请变得艰辛,性价比却没有提升;留学前景更加不明朗,国内读研、就业则显得更有吸引力……
困在留学申请中的985学生,不得不做出选择。有人为秋招中止准备了一半的海外名校申请;有人权衡之后,放弃英国、德国高校offer,选择进国内大厂。
看世界的愿望还是让步给了更稳妥的出路。 #普通家庭花百万留学值得吗 :sys_link: 985学生,“抛弃”留学 weibo.com/ttarticle...

:icon_weibo: weibo.com/104332595...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enwu@pullopen.xyz

#人物 微博:
#刘恋要做自我命运里唯一的甲方 #刘恋也曾有讨好型人格 人生被动出现裂缝,刘恋从原本顽固的自我认知中逃离。她尝试对自己好一点儿,尝试不把他人的评价摆在自我评价的前面,她学会了倾听自己,决心做自我命运里唯一的甲方。
这是3月中旬,刘恋讲给《人物》的故事。她分享了少女时代的糗事,袒露了自己一路以来的蜕变,更重要的是,她张望了一番自己认定的那个未来——她希望在作品中重新养育一遍自己,善待自己、肯定自己,以及,做一个会说「不」的女孩。
以下为刘恋的讲述—— @刘恋MrMiss :sys_link: 刘恋 m.weibo.cn/p/index?... #年度女性力量 :sys_link: 刘恋逃离刘恋 weibo.com/ttarticle...

:icon_weibo: weibo.com/104332595...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enwu@pullopen.xyz

#人物 微博:
【马拉松,中产都要跑不起了】昂贵的门槛,让马拉松赛事快速聚集起了一大批中产,赛事的商业价值也水涨船高。品牌、赛方,乃至背靠的城市都盯上了这块蛋糕,但他们投注的每一笔钱,最后买单的依然是普通的跑马者。
- 转发 @每日人物 : 【 #为什么马拉松越跑越贵#中产快要跑不起马拉松了 天气渐暖,又到了春季马拉松赛事的爆发期。据不完全统计,在刚刚过去的两个周末里,全国各个地方至少有20场马拉松比赛在同时进行,吸引了超过30万人参加。
跑步没有门槛,但跑马拉松有。想要跑一场马拉松,正在变得越来越难,也变得越来越贵。难在超低的中签率——同时报名八九个马拉松比赛,可能一场都抽不中。所以一旦抽中,立刻全副武装,秉持着“来都来了”的心情,把跑马当成一次短途旅游,吃喝玩乐都不耽误,“钱包比身材瘦得快”。
昂贵的门槛,让马拉松赛事快速聚集起了一大批中产,赛事的商业价值也水涨船高。品牌、赛方、乃至背靠的城市都盯上了这块蛋糕,但他们投注的每一笔钱,最后买单的依然是普通的跑马者。 #马拉松 :sys_link: 马拉松,中产都要跑不起了 weibo.com/ttarticle...

:icon_weibo: weibo.com/104332595...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enwu@pullopen.xyz

#人物 微博:
#为什么女性即使混得好也焦虑 #段睿不是蔡磊背后哭泣的妻子 6年前,段睿的丈夫、京东前副总裁蔡磊被确诊渐冻症,突如其来的罕见病将这个家庭拖拽进了另一种生活。与疾病抗争、共处的同时,段睿也离开了原本的事业,成为蔡磊破冰驿站直播间的创始人,也开始挑战一份新的职业,带货主播。
过去很多年,段睿总是和温柔、贤惠、隐忍、坚强等形容词绑定着,人们认为关于她的故事,一定是苦难的叙事,甚至在某些媒体报道中,她没有自己的名字,她的头衔只是「蔡磊的妻子」。很多时候,她也深感自己只是作为背景色活跃在大众视野之中。
但是,这并不是段睿故事的全部。从小,她就是一个聪明的女孩,读书好,勤奋,目标清晰,很知道自己要什么。北大医学部毕业之后,她在医疗行业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她并不满足于此,决定创业,从零开始接触审计行业,搭建了属于自己的团队。这些故事,她也和媒体说起过,但最终都会被隐去或留下寥寥几句,就像她的名字被隐去一样。
以下是段睿的讲述—— #年度女性力量 :sys_link: 段睿 温柔、贤惠换不来为渐冻症投入的1个亿 weibo.com/ttarticle...

:icon_weibo: weibo.com/104332595...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enwu@pullopen.xyz

#人物 微博:
【在这里,500个普通人写下自己的墓志铭】一个人度过漫长一生后,会如何来归纳过去的日子和自我?
写下墓志铭或许是一个方法。它是一个人的真实写照,人生的经历、性格可以从短短的字句间展露无疑。
不久前,《人物》和小红书心理共同发起了一次读者征集,我们回收了将近500份问卷,也仿佛看见了500个普通人的一生。也有不少人在小红书上,写下了自己对生死的思考和感悟。在这些交流中,人们开始对死亡、生命有了新的感知,也能更好地面对当下的失去和痛苦。
清明节将至,当我们来到故人墓前,诵读墓志铭,过去的故事会在春雨微寒中被重新铭记。而了解并写下属于自己的墓志铭,或许也是一种面对生命的仪式感。 :sys_link: 在这里,500个普通人写下自己的墓志铭 weibo.com/ttarticle...

:icon_weibo: weibo.com/104332595...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enwu@pullopen.xyz

#人物 微博:
【第一批挣到外国人钱的年轻人,已经不「打工」了】先是外国人入境免签政策的升级带火了“China Travel(中国游)”,再是大量“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和中国网友大型“对线” 。一部分年轻人看到商机,已经挣到钱了,甚至不上班了。学俄语的学生兼职导游半年赚了4万元,还实现“反向”留学;有人从银行辞职做全职导游,带外国人骑行上海;有人3天涨粉30万,发现外国人的庞大消费需求;还有人开辟了电商新赛道,把水晶卖到国外……以下是5位年轻人的自述:
- 转发 @每日人物 : 【 #第一批挣到外国人钱的年轻人已经不上班了#小伙银行辞职带老外骑行日赚千元 最会搞钱的年轻人盯上了外国人。
2024年至今,中国线上线下都迎来外国人的泼天流量。先是外国人入境免签政策的升级带火了“China Travel(中国游)”,再是2025年开年,受TikTok当时被迫计划对美国用户关闭应用程序的影响,大量“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和中国网友大型“对线”。
一部分年轻人看到商机,已经挣到钱了,甚至不上班了。学俄语的学生兼职导游半年赚了4万元,还实现“反向”留学;有人从银行辞职做全职导游,带外国人骑行上海;有人3天涨粉30万,发现外国人的庞大消费需求;还有人开辟了电商新赛道,把水晶卖到国外……
以下是5位年轻人的自述: #tiktok难民称中国网友非常热情 :sys_link: 第一批挣到外国人钱的年轻人,已经不上班了 weibo.com/ttarticle...

:icon_weibo: weibo.com/104332595...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enwu@pullopen.xyz

#人物 微博:
大家好,这里是《人物》「The Moment」栏目的第50期,这是我们一起度过的第五个春天,再次谢谢大家的分享与陪伴。
看到大家的投稿,能很强烈地感受到,在这个3月,「春天」不仅是一个季节,更是一种生命状态。有人经过重疾、裁员、离婚等转折后,被朋友、家人和自然滋养着,慢慢走出环境和心理的双重冬日,找回了生机勃勃的状态,其中一位朋友说,「从春天走到春天,我们应该谢谢自己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这个月,很特别的是,我们是透过很多扇窗户看到了你们的故事。我们同时看到了窗外的鹅毛大雪和冰凉的雪糕,原来3月是冬天也可以是夏天,我们看到了樱花树下的笑脸,小区里奔跑的孩子,医院昏黄的灯光,还有一夜落叶又一夜长出新绿的树。这些都是你们的3月。
5年前,一对新加坡夫妇建立过一个「交换窗户」网站,每个人都可以随意打开世界各地的一扇窗,站在遥远、陌生的家的窗边,观看10分钟的风景,创办人说,「当看向每一个窗外,你会意识到某个人的生活和你一样复杂、奇怪、艰难,但也很精彩」。
这也像是「The Moment」的意义,我们透过你们的镜头和讲故事的方式,去打开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人生时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期待在花草、夕阳、晚霞和云朵之外,打开更多有意思的、更具故事性的、能带来惊喜的「窗外」。
这期征集,还有一位读者说,人物的每月「The Moment」像是提醒着我翻过上一页的台历,为三十多天中经历的点滴做一个小小的回望和告别。希望这个春天,我们常相伴,常回望,不要错过每一个值得记录的机会,也不要浪费春光。
以下,是来自你们的3月「The Moment」,祝大家春天快乐—— :sys_link: 3月,我们平等地享有春天 weibo.com/ttarticle...

:icon_weibo: weibo.com/104332595...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enwu@pullopen.xyz

#人物 微博:
#金爱烂说第一人称叙事的世界不幸福 #金爱烂避免陷入正确话语的陷阱 过去几年,我们身边刮起了一阵韩语文学阅读的旋风。不仅有新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韩江,还有一群来自不同世代的韩国作家,尤其是女作家,比如申京淑、崔恩荣、赵南柱、孔枝泳。在这个闪耀的作家群里,另一个无法被忽略的名字就是金爱烂。
1980年,金爱烂出生在韩国仁川,是「好味」刀削面馆家的女儿。大学时期,她发表了第一篇文章,之后20年里,不断有作品出版,至今已出版4本短篇小说集、两部长篇小说,作品获得过《韩国日报》文学奖、李箱文学奖、大山文学奖。
与许多韩国作家一样,金爱烂身上有强烈的社会性与政治性。关注个体如何在都市社会中生存,也关注韩国社会的重大事件与历史变迁。2014年韩国的「世越号」沉船事故后,像许多韩国民众那样,她觉得受到了伤害,需要被治愈,在这个阶段,写作帮助了她。
2022年,出于对她以及她作品的好奇,《人物》开始约访金爱烂,终于在2024年底等到了她的回复。她的回答也像她的小说一样,温柔、真诚、不躲闪回避,就像出现裂痕的瓷器里流出的光。
以下是《人物》与金爱烂的对话: :sys_link: 金爱烂:第一人称叙事的世界,为什么不幸福 weibo.com/ttarticle...

:icon_weibo: weibo.com/104332595...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enwu@pullopen.xyz

#人物 微博:
#出嫁女不配拥有土地吗 #出嫁女权益保障将迎来转折点 30年前,辞掉生物老师的工作,从四川小城走出来时,林丽霞心无定数。那时她既不懂法律,也不知女性主义,只希望过一点「不一样的生活」。
因缘际会,她来到北大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后改名「千千律所」)。生活逐渐有了方向。随后的20多年间,通过诉讼、走访与宣传,林丽霞与同事帮助散落各方的3000多位农村失地妇女维护权益。她们收集了大量切实的数据与案例,自下而上地推动法治进步。
在《人物》2025年「女性力量」的演讲活动中,林丽霞分享了与失地妇女们同场维权的故事。她讲述妇女土地失权的典型案例,讲述司法实践的变革,也讲述当事人们的勇敢与坚韧。她将与当事人们一直站在一起,见证女性拥有更多的选择与权利。
以下是林丽霞的讲述—— #年度女性力量 :sys_link: 林丽霞 与失地女性站在一起 weibo.com/ttarticle...

:icon_weibo: weibo.com/104332595...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enwu@pullopen.xyz

#人物 微博:
#金赛纶死后这个世界才开始爱她 「她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不满25岁的天才女演员去世了,人们好像突然幡然醒悟,开始给予她怀念和疼惜——在韩国娱乐圈,这样的剧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演——2005年的李恩珠、2009年的张紫妍、2019年的崔雪莉和具荷拉……再到2025年的金赛纶…… :sys_link: 金赛纶死后,这个世界才开始爱她 weibo.com/ttarticle...

:icon_weibo: weibo.com/104332595...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enwu@pullopen.xyz

#人物 微博:
#陈婧霏把名字活成形容词 #陈婧霏学会了拒绝 对陈婧霏来说,过去四年,掌控自己的人生从一种愿望变为既成事实,她发现从前许多的「他们说」都不攻自破,原来做自己想做的音乐、唱自己想唱的歌也没有那么困难,梦想不必通过委屈自己来达成;原来保持幻想是这坚固的世道实在稀缺的美德,她不敢想象如果不是脑袋里那些没完没了的幻想,自己的人生将会是什么模样;原来月亮和六便士也并不天然对立,她拥有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在那些志同道合的伙伴处听到回响,某种意义上,正是因为自己的任性和一意孤行,她同时拥有了六便士和月亮。
以前陈婧霏会疑惑,「他们说」的或许没有错,但「他们」又是谁呢?
但现在相比「他们」究竟是谁,陈婧霏更关心自己最终会成为谁。
以下为陈婧霏的讲述—— @陈婧霏19 :sys_link: 陈婧霏 m.weibo.cn/p/index?... #年度女性力量 :sys_link: 这一次,陈婧霏选择自己说 weibo.com/ttarticle...

:icon_weibo: weibo.com/104332595...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enwu@pullopen.xyz

#人物 微博:
#帮教未成年人到底有没有用 #检察官李思瑶揭露隔空猥亵套路 一起罕见的「隔空猥亵」案件,涉及40多个未成年被害人,多数是7到10岁的幼女。为了找到这些被害人取证核实,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副主任李思瑶,去到全国9省,14个市,16个区县,用了一年多时间搜集证据,最终使得犯罪者获得顶格量刑。
在《人物》2025年「女性力量」演讲中,李思瑶分享了自己在未检工作中的经验和思考。她说,「未检工作,要了解孩子的过去,更要着眼于孩子的未来。」而只有持续地「亲历」,持续地「在场」,才能让自己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知道怎么为他们打一把伞。
以下,是李思瑶的讲述—— #年度女性力量 :sys_link: 李思瑶:为了那些被「隔空猥亵」的女孩 weibo.com/ttarticle...

:icon_weibo: weibo.com/104332595...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enwu@pullopen.xyz

#人物 微博:
#生死鳌太线 #鳌太线获救者说是山放过了他 今年2月,在接触户外徒步一年后,18岁的孙亮为自己安排了一次重装徒步出行。这一次,他要挑战的是中国最艰难的徒步线路之一——「鳌太线」。
根据中国登山协会和陕西省登山协会2017年联合发布的《中国鳌太穿越事故调查报告》,仅仅是2012年至2017年夏季,在鳌太线失踪、死亡的就有46人,次年4月,当地政府发布了禁止「鳌太穿越」的公告。
对孙亮来说,那是处于生命极限的几天,他靠吃牙膏补充糖分,在饥寒之中一度产生了幻觉。最终,他坚持到了救援队找到他的那一刻。而搜救过程中,多名救援队员负伤,最近5年里,长时间失联后,经过他们搜救得救的,只有孙亮一人。
以下,是孙亮和救援队队长董博的讲述。 :sys_link: 生死鳌太线 weibo.com/ttarticle...

:icon_weibo: weibo.com/104332595...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enwu@pullopen.xyz

#人物 微博:
【女孩们,欢迎来到赛场中央】对于一位伟大的运动员来说,价值不仅仅在于她的成绩,更在于她为下一代铺平道路的努力。在这个世界上,也许一直有风凉话,但在每位女性运动员的努力下,总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她们的名字,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女子竞技。
属于无数个她们走向赛场的故事,都将更饱满地展开。 :sys_link: 女孩们,欢迎来到赛场中央 weibo.com/ttarticle...

:icon_weibo: weibo.com/104332595...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enwu@pullopen.xyz

#人物 微博:
#echo和二姐命运没什么不同 #父亲曾让echo学习伺候公婆 去年在脱口秀舞台上,Echo 冉榕讲述了二姐14岁时不满家庭的轻视和暴力,最终选择离家出走的故事。虽然被淘汰,但事情并没有因此结束。节目播出后,Echo的私信后台涌入了无数长长的文字,讲述着各自作为女儿相似的出走的命运。
在《人物》2025年「女性力量」的演讲活动中,Echo再次分享了她和姐姐们的故事,这样的讲述让她获得抚慰和直面现实的勇气。她希望能带着这些力量,「站在喜剧的舞台上,一只话筒,一束光,一个舞台,一直说下去」。
以下是Echo 冉榕的讲述—— #年度女性力量 :sys_link: Echo冉榕:我为什么要讲出二姐的故事? weibo.com/ttarticle...

:icon_weibo: weibo.com/104332595...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enwu@pullopen.xyz

#人物 微博:
#当不结婚的我决定做一个妈妈 #做一个单身妈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做一个单身妈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罗鹏的故事是一个不太一样的样本。她是一位单身妈妈,更准确地讲,是一个未婚妈妈。7年前,她选择不进入婚姻,独自生育并抚养一个孩子。她是自然教育创业者,常常在山林里探索,养育孩子的方式也特别,鼓励孩子不要太乖,尽情去「野」。
我们想和罗鹏探讨一些问题,比如,「特别喜欢小孩」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她从来不感觉「怨」?为什么她如此高能量?为什么她这么享受做一个妈妈?有些问题得到了解答,有些或许没有。这次,她决定说出自己的故事,不仅是对人生7年的一次回溯,也想给其他单身妈妈一些共鸣和安慰,「毕竟,我们也是这个多样社会的一份子」。
以下是罗鹏的讲述—— :sys_link: 我,没结婚,但决定做一个妈妈 weibo.com/ttarticle...

:icon_weibo: weibo.com/104332595...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enwu@pullopen.xyz

#人物 微博:
#赶上提前退休末班车的45岁前大厂人 #大厂6年换14个领导算常态吗 今年2月,徐春柳成了第一批提前退休的「80后」,也成了最后一批从法律意义上因病提前退休的人。
徐春柳在网上分享了这段经历,几条视频的播放量达到数百万。档案和社保的相关问题给很多「90后」、「00后」提了醒,在大厂的沉浮与身体的健康、「卷」和「退」之间的平衡,也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
不久前,我们联系了徐春柳,如今,他已经成功拿到了退休证,前几天领到了第二笔退休金:5821.45元。生活一下子慢了下来,他有时间学英语、旅行、拍视频、带孩子。通话之前,他在游泳。
对徐春柳而言,退休生活给了他重新认识自我、认识死亡的时间和空间。这带给他的一个更真切的感受是:「你最好别指望像我一样提前退休,退休金少还是其次,生命的烛光风雨飘摇,需要直面死亡和未知的恐惧……这种心理落差本身就是令人沮丧的。」
以下内容根据徐春柳的讲述和视频内容整理而成—— :sys_link: 45岁前大厂人:我赶上了提前退休的末班车 weibo.com/ttarticle...

:icon_weibo: weibo.com/104332595...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enwu@pullopen.xyz

#人物 微博:
#吉井忍拥有想要的生活就是在场 #吉井忍寻找秩序之外的活法 日籍华语作家吉井忍一直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自己的一套活法。大学毕业后游荡各地,不买房不上班,甘愿落后几圈用自己的节奏慢跑。如此生活20年之后,她从北京回到东京,在一间只有8平米的小房间重建生活。
在《人物》2025年「女性力量」的演讲活动中,吉井忍讲述了过去7年自己生活中的种种见闻。路变窄了,但还可以走。
以下是吉井忍的讲述—— #年度女性力量 :sys_link: 吉井忍 一个人只按自己心意,到底可以怎么活? weibo.com/ttarticle...

:icon_weibo: weibo.com/104332595...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enwu@pullopen.xyz

#人物 微博:
#陶昕然36岁时第一次跟妈妈说我爱你 #陶昕然30岁以后不再用脸演戏 今年年初,《甄嬛传》剧组在澳门重聚的时候,演员陶昕然带去了自己当年的剧本。她说:「不知不觉,这已是我认识安陵容的第十四年,那些彩色的功课里装满了我的脚步和青春。」
如今的她,不再受限于曾经的「安陵容」,她想要呈现丰富的女性。她不仅可以演绎深宫庭院中失去自由的女性,也可以诠释单身母亲、失独妈妈、被家暴的妻子,关注到那些不被看到的女性,她想要做一个传声筒,「至少让大家先听到她们的声音」。
在《人物》2025年「女性力量」的演讲活动中,她分享了自己和安陵容的故事,她和妈妈、女儿之间的羁绊,又转身成为制片人的创作历程。她越来越能够体会到,这些宝贵的经历都在让她重塑自我,成为一个更有力量、能走得更远的人。
以下是陶昕然的讲述—— #年度女性力量 :sys_link: 陶昕然 一个女演员的「上桌」之旅 weibo.com/ttarticle...

:icon_weibo: weibo.com/104332595...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renwu@pullopen.xyz

#人物 微博:
恭喜 @鹿汐Gia_Lucy 等3名用户获得【人物帆布包】。微博官方唯一抽奖工具 @微博抽奖平台 对本次抽奖进行监督,结果公正有效。公示链接: :sys_link: 网页链接 lottery.media.weibo... - 转发 @人物 : #朱虹璇用女性的眼睛书写女性 #打捞被历史忽略的女性 一个剧团,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创作女性故事?过去几年,每当有新戏上演,朱虹璇几乎都要面对这个问题。
朱虹璇是一名戏剧导演、编剧。14年前,在研究生即将毕业的时候,她和几个北大同学一起建立了一个名为「话剧九人」的剧团。最早,他们约定每年只做一部戏,剧本是朱虹璇下班后写的,排练演出靠年假,但机缘巧合之下,他们被观众看到、认可,「九人」逐渐从一个朋友间的约定转型为专业剧团。
「九人」也成了朱虹璇人生分叉的路口。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16岁考上北京大学,是当年的江西省文科状元。研究生毕业后,她进入大厂,从事战略咨询工作。但在2019年,她放弃了原本稳定的高薪工作,成为全职戏剧人。
朱虹璇说,她不是从一开始就想好要创作女性的故事。「九人」刚创立的那几年,她曾创作过一些男性文人戏,但是身体里总有一些东西会苏醒。现在,她越来越清楚自己心里的火焰,正如她对开始那个问题的回答:「我不是生下来就明白应该用这支笔去写什么,这双女性的眼睛,是我在后天的道路上劈开的,源于许多次的困惑、不理解、不明白,但它一旦劈开就再也不会闭上。」
以下是朱虹璇的讲述—— #年度女性力量 :sys_link: 朱虹璇 剧场里,那双女性的眼睛 weibo.com/ttarticle... :sys_link: 抽奖详情 lottery.media.weibo...

:icon_weibo: weibo.com/104332595...

查看详情
0
0
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