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说,游民并不像《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里说的那样,“导致社会无序性激增的恶性肿瘤”。
游民既不是自己主动和渴望走到那一步的,也不是社会动乱的根源。这个社会失能了,连最后的保障都无法提供,你还指责流民的反抗。这既没有看清楚事情的本质,也没有学者应有的同情心。

关于川普遇袭,“吉祥八卦兔”的观点我很认同。一是这并不能决定川普就能胜选。二,这应该成为反思的契机,两党不应该走向对立,不应该把观点的对立上升到暴力。两党应该反思自己的过错。三,民主党以及很多精英们应该反思,为什么偏左的教育土壤里,长出极右的花朵。四,混乱不可怕,观点对立也不可怕,民主没有我们想得那么脆弱。但是,民主的牢固在于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不是靠一堆的概念一堆的置身事外。这不只是美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洼地的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美国三亿多人选出的总统一个呆子一个疯子,这就跟中国十四亿人凑不出一支合格的足球队一样可笑。
但是我看到原本担心混合油的人立马跟失忆了一样夸赞川普,就觉得人类有没有救不知道,但是洼地人肯定没救了。




离不开的海风跳着真人的动听歌声
远方恋人电话里的重复责怪
打乱了黄油啤酒和白水的窃谈
西洋的刀叉一切四份天津的煎饼馃子
甜蜜的氛围粘住了眼睛、饥渴着嘴唇
有人唱旷野的风,有人唱乡村的路
有人喝完最后一口橙汁转身离去
在人群中第一千一百零一次
寻找记忆里唯一熟悉的脸庞
2024.7.12



三聚氰胺过后,国产的奶粉普遍涨价了。你能想象国产的奶粉比进口的还贵吗?混装油过后,一些企业打着非混装油的名号,可以肆无忌惮地涨价了,而且更好卖了。
想一想,这次混装油事件对一些油企来说还是好事。真可笑!


汽车媒体圈经常说的一个例子是,日本的车企研究比亚迪的车,发现比亚迪的成本控制太厉害了,自己无论如何也做不到比亚迪的售价。就不说网上一大批夸比亚迪牛、国产崛起的了,现实中的车媒人,我就遇到好几个骄傲地夸比亚迪技术牛、成本低、售价低。
这不是跟之前夸外卖、物流快的人一样傻吗?一边拿着国家补贴,一边压榨供应商和自家员工,成本可不就是低嘛!

咱们也不是外宾,作为土生土长的高浓度中国人,关于混装煤制油,咱们讨论点实际的事情。
这是一件涉及到国企的能引起全国人关注的大事件。即使调查记者有良心去调查,这篇文章能上《新京报》,就不是一件正常情况下能发生的事情。主编看了文章能同意,那其他负责人看了能同意吗?所有人都同意这篇报道出刊,他们能混到那个地位,连这点政治敏感性都没有吗?你们不觉得有问题吗?
好,即使《新京报》能报出来没问题。那微博、抖音都上了热搜,很多博主都能发声讨论。抖音上没被限流,评论也都没被吞掉,你们觉得正常吗?能上抖音的热搜,那就证明这件事最起码是宣传部门默许的,甚至有可能就是宣传部门口头下达了一个模糊能猜到意思的命令(对,肯定不会有明确的纸质命令)。
有人说这是建制派和新权贵的内斗,有人说这是因为混装油平等地影响了每一个人。可是混装油甚至混装可食用液体,这件事已经延续三十年了吧。怎么就这几天重视了呢?总不能是官老爷突然发善心吧?
我想不明白背后的原因。

一点不开玩笑,我突然想起疫情上海封城的时候,我每天做饭用的菜籽油,总是有一股子煤油味。我当时以为菜籽油都是这个味呢,而且觉得是封城封在出租屋里久了我的味觉憋出问题了。今天想想,那他大爷得就是煤油啊。一个被封在出租屋里几个月的人天天用混煤油的菜籽油炒菜,哈哈哈,我一想就笑了。


“一篇旧论文,2018年采样中国市场上51个婴儿奶粉,其中17个测出矿物油。”
即使你有幸躲过三聚氰胺,你可能会碰上矿物油。
看来拉牛奶也用拉煤油的罐车。
说一个常识,现在的国产奶粉比进口的贵得多。

李老师的推特有一条消息:
“早在2015年,就有报道称湖南衡阳、永州等地不少罐车装载强腐蚀性化学品运送到目的地后,拉食用油返程。
当年经记者取证举报后,各地的交管、食安部门表示已经展开省内彻查行动,严打违法运输乱象、严查食品安全隐患。”
新京报里说,“工业废水、塑化剂、废机油、减水剂这样的非危化品液体”还是保守了。人家早就直接用拉腐蚀性化学品的罐车拉食用油了。
作为中里中味的中国人,我还是想不到这些啊。

1、原文是:“食品类液体和化工液体运输混用且不清洗。”
也就是说,不止食用油也不止煤油。
2、“像工业废水、塑化剂、废机油、减水剂这样的非危化品液体,普货罐车都可以运,煤制油只是属于目前运量比较大的种类。”好了,咱们也有可能吃到含工业废水或塑化剂的食用油或小饼干。因为制作小饼干用到糖浆,糖浆也属于食品类液体。
社会主义国家,不允许大家吃独食。但是咱们可以一起吃“毒”食了。开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