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觉18年春天生酮对我来说是life changing的,虽然当时只吃了三个月
因为这个事情之后我变得对食物里的糖、油和其他成分非常敏感,首先吃高糖油低营养的食物能察觉到自己在吃这种东西,其次比之前更容易对单纯的糖油混合物提不起兴趣。小时候很爱吃的凉皮在这个过程中就完全不爱吃了… 喝无糖饮料的习惯也保留了下来,18年之后到现在我都没再喝过有糖软饮,也没吃过泡面,而我甚至没有努力维持这种改变,就是单纯地口味变迁了








说到特供食品,我机缘巧合装修过一套机关家属院的房子,这个楼的不同之处是,楼体钢筋比商品房多。
这一点先是被人口头证实过,然后在装修过程中也被装修工人抱怨过两次,“这个位置打下去一般都没有钢筋的”然后换位置重新打。
想起来看肥田写国驱,迟小多说建筑行业有个工作叫抽筋师,就是把蓝图拿过来抽掉一些不太要紧的钢筋,帮房地产商节约成本。原来真的确有其事。


我感觉我看东西很少骂角色是因为我不认为一个角色出现的唯一意义是让大家觉得讨厌,所以这种时候我会首先判断这个角色承担什么身份和用途,其中哪部分trigger到我 让我觉得烦了,大部分让我心烦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就消化了
还有一些实在消化不了的我会跳过角色开始骂作者

我发现语言如果和母语离得近是学得快哦,我加起来只看了不到200集的粤语电视剧,都是过去半年看的,小时候没看过。粤语歌听得很少,多邻国断断续续学了一阵,明白了一些基本连接词和语法,现在听粤语podcast已经比日语听懂的多了,虽然也是半懂不懂
日语大概是过去十几年都有在断断续续看影音作品,标日学了半本,但是听的话大多时候还是听懂词而不是听懂整句,感觉比较容易听懂名词,不太容易听懂动词





说到同人因为我小时候是那种毫无察觉的真杂食,什么都吃,朋友说她吃ab讨厌ac我还会问为什么,你是不喜欢c这个角色吗
后来当然就不问了,但是直到现在我如果在一个作品里说我不吃某cp,就是这个cp里含有我不喜欢的角色,除此之外我全都吃,可以ab,可以ac,还可以abc :blobcatfearfu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