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中的各种“逆练”,是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这还真不只是嘲讽。现代文明本来就一直都是在挑战中进步的,而既然现在大家都已经被卷入现代化大潮中,所以即使要挑战它,也要采用它的语言体系,aka打着红旗反红旗,这可不就是“逆练”了吗?所以,每个真心接受现代价值观的人,都需要认真思考“逆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世界观,不然很容易被带沟里去。刚看到一个特别经典的案例,把Deepseek的创新比成毕达哥拉斯定理,把ChatGPT等美国AI公司的工作比成勾股定理,意思是说,虽然Deepseek出现得比较晚,但它是更高维度的东西,是另外开创的一套思维体系,和勾三股四玄五这种经验法则是完全不一样的。这真是把我惊到了,因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和勾股定理对应的是性质不同的思维模式”这是一个很高级的知识点,一般都是公知在用,用以说明中国古代的技术成果为什么不足以产生现代科技,甚至用来解释到底什么叫“现代性思维”。我是真没想到,现在还能这么用,用来证明我们不但是遥遥领先,而且已经率先进入到更高维度了。回想一下“吃人血馒头”这个说法,从谴责不关心公共话题的冷漠,到谴责关心公共话题的热情,你就能意识到“逆练”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把原本对自己的批判,转变成维护自己的理由。对现代性的魔改,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唯一好奇的是,人家一开源,你这边就突然毕达哥拉斯了,跟日本一排核废水,海里就突然出现哥斯拉了,到底哪个概率更高?


虽然但是,跟毕达哥拉斯类似,勾股定理在上古中国也是已经有严谨的证明了的(虽然对应的西方时代已经是罗马的时代了),并不只是有浅薄的经验知识。
此事在00后的初中数学课本上已有记载。但是我发现网上很多年纪稍大些的人都没学过这段课文。(我猜测应该是00后这一代的教科书编者,为了反驳这个历史悠久的说法,所以特地写进了课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