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人聊到,中式废土是「乱世」,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美式废土是「法治失序」,人与人之间陷入轻易交火的程度,文明断代需要重新恢复。
美国人很难想象战争能够打成一片白地,所有资源和技术都被清空,甚至因为饥荒互相残杀。
法治失序在中国想象中,貌似是地方统治的很常见的状态。中国人要不彻底假装历史不存在,拒绝学习历史,要不一旦嗅到了王朝有些许动乱,就开始为乱世做准备,甚至主动呼唤乱世,经常带有亡命之徒的色彩。


大家一起来做「正念」吧!很简单,比数学题简单,看书练习几天就会了。
分享几个要点:
(1)正念是从内心出发的,找到自我与外部事物(社会、事件、人)的位置,令人感到舒适的地方。
(2)有个补强,觉察了要不要干预,输出正念?我的答案是不。




:ablobhologram:
感觉到CBT可以收费便宜一些,它的部分工作可以由ChatGPT承担。因为是强目标,可以纯线上,并低至50r/H。
精神分析应该加钱,因为它强调「灵感」。
(我没有要做。)


直到近现代,食物中毒都是最常见的一种死亡原因。
我最近看了一个科普视频,放在冰箱中冰冻的发酵食品,让人食物中毒,并因为器官衰竭去世。
如果冷冻前没有杀菌,冷冻物中本身就存在大量微生物,因为冷冻无法有足够能力杀死微生物,可能会导致食物奇异变化。


最近正好听心咨主播聊了,我也想要尝试回答一下,什么是「心咨的人本主义」?
(1)人本主义不是「物质决定论」,尽管需要承认人类应该有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但要求改变客观条件就进入社会运动和政治范畴了。人本主义强调在优先条件下,从内在实现自我。
(2)人本主义不是人类中心主义。
(2A)不是「环境人类中心主义」,即物质不应该只是为人类服务,应该是人类和环境取得平衡;
(2B)不是「反技术伦理」,因为人格是整体的,外部事物总是人类活动的心理投射,不存在孤立的机器。
(3)人本主义不是「人道主义」,浮空地关注社会中抽象的人,而是关心到具体有名有姓的人,尤其也关注自我(自爱)。
(4)人本主义关注自我和个人,不是「掌控世界」或「要求世界为我服务」,而是「体验世界」以及「与世界建立连接」。
(5)人本主义强调平衡与辩证转化,自由与责任,限制与探索。
(6)人本主义强调「正念」,尤其是正念的使用辩证。
(7)人本主义强调「开放性」。

在读侯氏达那个什么...科普读物。他是从语言学和逻辑学切入的,与之对比,认知学派的一些内容(可能我看得是二手转述的)显得「架空」。
按照心咨常见操作,底层如语言文化层面的认知方式,也应该可以被整合,并进行「概念工具化」?
对于老中人来说,许多问题必须要站在自身文化外面,感受异域文化,才能看清楚——不必是欧美的,伊斯兰也行。

虽然我因为「文化资本」不够而完全不算吧,但是有相同爱好,感受到了「知识小资产阶级」的困境。
收集抽象的知识就像收集系列连缀的手办一样容易成瘾,勉强在自己的领域不会感到困惑罢了,实际上产生了更多问题,社会习俗往往不与时代知识同步,知识令人孤立于社会,在特定小团体之外寸步难行,抑或,要承受分裂的代价。浮士德般渴求知识是理性时代的余光,但正如尼采所预言的,本能的激情占据了主导,财富是精致地雕花自我,所必不可缺的。
(我感觉我每次发言都有盲人摸象的感觉,我总感觉缺了什么,不够完整......


我满心以为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一旦努力碰壁,我突然意识到,我只是「喜欢做」某些事情,而并不知道我此刻「应该做」什么。
🤖SMART原则,确保你的目标是具体的(Specific)、可测量的(Measurable)、可实现的(Achievable)、相关的(Relevant)和有时间限制的(Time-bound)。
说实话,太多计划会将动机外移,削弱了探索感,消解了内部采取行动的欲望,将「漫不经心有创造力自然而然完成的活动」变成「必须要cover不然就将遭受损失惩罚的任务」。很难把握好这个尺度。
你说的(保持灵活性、内在动机、平衡结构与自由、关注过程而非结果、找到内在驱动力)这些方法,可行性都太弱了,人不是想要什么就可以做到什么。我倾向于只计划记忆性任务,允许任务「自组织」,这在应对创造性工作的时候特别管用,这种自组织结构依赖于特定系统概念,如「常青笔记」。

我不了解拉康,反正我关注的心咨主流业内没有他,国内民哲才有。
除了一个姐姐,我在公众号上看到,她以拉康考了二级证,并有几次执业,但直到23年,她的双相病情继续恶化,持续割手。
似乎文学批评也不是主流,文学批评更多使用弗洛伊德和荣格。
偶尔会读到社会文化批评里应该有他,和阿甘本之类的人一起。

我在22年到24年当下,发了3至5条动态(总和少于800字),没有时代明确地批评日本反精神科历史,暗中将20世纪70年代的事情投射到21世纪20年代,以至于让网友容易误解日本现代精神科很烂。
可能的误解(错误内容):
专家冷感、充斥无聊说明和安慰、很少专业的药疗或话疗、患者秘密主义极度焦虑。
我深感到抱歉,但是我已经找不到了,删不掉。
实际上,我并不了解日本精神科发展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