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详情
avatar
@Xizhou@m.cmx.im

感觉其实所谓食子文化与弑父文化最大的区别就是认可成为父母是一种荣耀还是一种责任。现代“东方”的家庭关系里的暴力和驱遣转化为了无限的夸饰,所有父母把好了歌倒着唱(这是曹雪芹所讽刺的也是ta觉得无力讽刺的),既无法好,也无法了,成为“西方”心理学therapy无法触及与治愈的领域。东亚年轻人在各自舒适社群里获得的全部荣耀和自尊,只要回到父母面前,飞快地就崩毁了。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aether2023@mastodon.social

@Xizhou 同感,精神分析在中国文化环境里经常不够贴近核心,反而情动理论的一些概念我觉得似乎更合适一点。中国父母对孩子的这个态度背后有复杂的障碍,包括文化、政治和心理发展。是父母和孩子整个情感状态的不同。
“暴力和驱遣转化为夸饰”让我联想到自体理论里,因为自体发展不成熟,而虚构浮夸的理想自体,并通过控制来获得那些应该从健康客体互动中获得的功能。(不是专业的,只是我自己的理解x)
这些不是特别主流的理论似乎在解释中国上意外地合适。

查看详情
0
0
0
@aether2023@mastodon.social
0/47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