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到很多女生思维成年之后说自己曾经有些特立独行甚至还有些乖张。
我在想我是否也有这样的时期,因为我记住一点点当时发生的事情,连当时与他人社交抱有的感情也不太记得,有些记得的现在想来也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的东西,但这些就是我小时候重压我的稻草,一直以来无法起身的原因就是各个时期都有不一样的稻草,但却是同样的重量。
印象里好像有人骂过我自以为是高高在上什么的?也有可能是我记错了。OK假设真的有人这样指责我,现在我也无从下手,或许当时的我也无从下手。可能因为我成绩很好?我不太喜欢和别人说话?但我还是觉得我学生时代主打的就是一个虽然社恐但是很友好?(so?)也有很多人说我看起来非常难以相处但实际上性格超级热情?(咦)
现在回想这些大概是没有用了,那个当下是否哭出来了我也无从得知。或许只是哪里表现不对,想要模仿正常人但是有什么小地方疏忽所以被人指责了也说不定,但我小小年纪真的是为了自己的生存(生存)问题拼尽了所有精力。所以长久下来我会发现没有太多社交烦恼的普通女生的心思过于细腻与计较,我担心哪里处理不好会被念,所以更倾向于和男生说话,毕竟男的都是笨蛋。结果发现当代男的人均没开智,估计能称为人的男的变成珍稀动物被保护起来了也说不定。所以我永远待在精神舒适区,永远是一个人
就是因为我在过去的环境里太过突兀,所以当我在观察别人的时候也在想这个世界是不是只是别人想要研究我的脑子和灵魂所以设置的一个模拟世界,这样就说得通了,因为我跟别人太不像了

还有件事情可能和我长期的贫穷有关。我在衡量一个东西的时候会用金钱单位计算。一件事本来好好的,但是突然关系到金钱了,那我会突然对钱“超敏”,每一帧都在反应“怎么办怎么办这钱怎么办”
心情变化是根据事态发展天然形成的,但我有些时候会变成“钱没有损失有可能皆大欢喜,钱损失了那就一定不是好事”。之前有老师和我分享说她坐出租车,她不是差钱的人。结果上车付款之后下车司机让她再付一遍,于是她付了两次钱。和我分享的时候她说她心情非常不好,我说对啊怎么多要一次钱。结果她说钱不重要,但是司机怀疑她没付,让她心情很不好。(我当时就是一个:啊?
钱不是衡量事件的唯一标准,甚至有时候根本不是标准,这种思维真的一度非常让我震惊。我会把金钱的地位摆在我的情感之上,又或者说,我的情感本身已经和金钱产生了非常紧密的联系。我记得语文课文讲过一个什么守财奴,我上课的时候觉得非常不适,因为那个课文的角色和我实在太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