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趁我状态好稍微地放开扩一下列
这边今年还会主要书影音游以及一些成长(?)心得,黑泥和比较个人的东西我都丢去小号了…发帖感觉都是带着想安利的心发的(
(其实主要是想看大家的小狗(我是狗党(为什么Fedi小狗不多(呜呜 :mmexport1677658892657:



有时候看一些小红书聊天记录分享,感觉谈恋爱跟上班一样会让本人panic attack或者气得发抖或者怀疑人生(就…有这方面的情感需要的话我还是搞点ooc吧…大多数时间看书看电影玩游戏吃东西就够了呢…)







噢说起来还有一个事情就是我每次工作日去图书馆都会看到躺在公共座椅上睡觉的男人(也有女的比较少),包括在麦当劳、星巴克也能看到很多坐着刷手机的人,总是会让我困惑:它们不用上班吗,都休假吗,还是失业了,这么多失业的人吗都呆在这吗,为什么,都在图书馆了为什么不看看书呢,它们焦虑吗,我是不是比它们幸运太多了
然后每次都会下决心要克服惰性把计划排起来开始执行,但与此同时又会感到疲累…想要休息调整心态不要急躁又白白耗费精力

虽然这样说真的有点冷血
但在b站发自己服药自杀预告「望周知」的人自己在评论区的回复(尤其是那些狗头和捂脸笑哭的那些emoji)和那些在评论区发自己的宠物照片、说不许死世界很美好的人对我来说实在是很像一场闹剧。一部分人分享自己的痛苦经历我比较能够理解,只是仍旧无法抹除那种荒诞的令人作呕的表演性成分。虽然我无权作出评价,但我觉得当事人也好评论区也好都不认为这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很讽刺,一个冲动自杀的人如果这么好劝下来像没事人一样回一些调侃的话,那就不需要心理医生和神经类药物了。



看到tl有朋友推荐呋虫胺,根据我之前被蟑螂逼疯以至于在小红书上大量调研导致我首页现在都会时不时推蟑螂照片的情况是,第一呋虫胺毒性很强,家里有宠物的一定要了解清楚具体风险,第二呋虫胺会导致蟑螂发癫乱跑去意想不到的地方给人造成惊吓


去看了法国电影展映
达荷美,⭐⭐⭐⭐,虚实结合的纪录片讲述了法国将当年掠夺的贝宁文物归还故土的事件,前期看得我有点昏昏欲睡(我真的看不懂那种意识流的画面定格),但后面贝宁人针对文物回归的辩论很有意思。不同的人解读这个事件的角度大不相同,但我看着看着有点悲伤,尽管殖民的历史是沉重痛苦的,但我从它们的辩论始终能看到西方辩证思维的影子,对比中国由政权驱动的爱国主义情怀实在是有太大的不同…正因为它们清醒,所以它们会找自己真正的归属,会去溯源,去追寻先祖的灵魂和共振,而中国人的自豪感很难说纯粹地来自自己的文化之魂…掺杂了很多别的东西(中国人:想要当日韩的祖爷爷)片尾的那一段文物走向现实世界的旁白对应到和中国小镇别无二致的街道画面,真的有一种,(天哪我也不好描述是什么感觉的)无言,想想这部电影依然是法国电影,叙事的语言也是法语…唉…。 #麵包放映廳

霸王茶姬到底是为什么这么火…今天买了一杯伯牙绝弦,我的妈一口下去天灵盖都要被香精创飞了,硬着头皮喝完了,好崩溃,除了便宜不辣嘴以外一无是处,我本来是想喝星巴克的抹茶雪啥啥的,空调房怕冷所以点了杯热的,我真无语啊

请教一下各位喜欢看书的朋友们,有没有什么除了豆瓣以外搜书的网站/应用/论坛推荐呢,我的需求是要能够针对某一个关键词(书名、出版国家或地区、作者)or至少某一大类展开基于时间排序的搜索,因为对我来说看一些专业书非常需要时效性,好几年前的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同时我也想要能够看到大家对这本书的评价(评分评级也行)
提前感谢大家:mmexport1677658892657:


我来拉踩了:陶喆比周杰伦写不是芭乐的歌好听一点,周杰伦的芭乐太厉害了,而咬字不清楚不会被人诟病完全是因为他写的芭乐太厉害了(而且我觉得他的咬字风格多少有点刻意为之,因为他在梯田里完全可以清楚地咬字)


好那个,b站一个媚宅系手游打广告,里面的人物动画就是各种角度的巨乳旗袍画面,每一个动作都像是黄油向的设计,然而这些角色的胸前都被打了圣光,就,我,就,一种中国式极度压抑也极度强烈的低俗色欲扑面而来:blobcat_gyu:







有时候觉得…就…人很容易上纲上线…Hamilton作为历史剧就是男主角,可以换不同肤色的卡司但肯定会是男的,性转会显得很刻意不是吗,就会像汉武帝或者周恩来让女性扮演一样刻意且让人觉得奇怪啊,而且我感觉在这部剧lmm应该是有意给了女性角色足够多的戏份了(包括大姐Angelica的很多台词),就,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人看这部剧到最后Eliza的深情自白会觉得像吃了屎一样(quote from 小红书评论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