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晚上刚回本地,一家人去路边餐馆凑合晚饭,属于川粤东北西北啥菜都有的混合餐馆……
点了一个#大盘鸡 ,端上来的我们的反应链条:“哇好大一盘”“呃这是红烧鸡吧”“好淡啊都没味”“好难吃啊还是打包回去明天加工吧” (因为太难吃而没拍照)
今天中午加了点豆瓣酱黄豆酱又炒了炒才勉强有味能吃,但和大盘鸡也没关系啊摔!
加工前打开b站搜索怎么做,结果自动连播到了一个新疆滋味纪录片,第一集就是大盘鸡,所以我加工完毕后一边吃一边看了起来试图通过魔法增添正宗大盘鸡味((
记点笔记———
大盘鸡的真正发明者是大车司机(不是
大盘鸡的历史并不长,80年代才被发明出来。当时大车司机跑新疆的国道,乌鲁木齐到沙湾刚好下午两点,正是新疆吃午饭的时间。大盘鸡最早是沙湾国道边的饭店老板从辣子鸡改良而来。
辣子鸡就是用辣皮子、青红椒炒童子鸡块(童子鸡就是未成熟的小公鸡,因为肉嫩而少,适合爆炒;而母鸡肉多,适合炖汤),是当地一道传统老菜。
一盘辣子鸡一般只用半只童子鸡,而一只肉鸡可以做四盘辣子鸡。因为货车司机旅途劳顿又通常几个人聚餐,嫌不够吃,看到肉鸡就叫老板拿一只做一整盘来,所以最早的大盘鸡就是“一大盘辣子鸡”,大盘就是当地人家常见的盘面醒面的大扁搪瓷盘。大盘鸡凭借其好吃实惠大碗的特点,依靠货车司机口耳相传,迅速沿着国道在新疆流行开来。
因为从辣子鸡改变而来,大盘鸡最早用的是童子鸡,后来改用肉多大盘的肉鸡,最后变成肉韧耐炖的土鸡。
后来加入土豆、裤带面,仍然是大车司机嫌不够吃,叫厨师往里面加菜,后来发现这俩格外合适,又在当地引起一阵风潮且迅速传开。
大盘鸡的土豆并不是炖熟的,而是用高压锅焖鸡时对半切了放在上面,用蒸汽烫熟的,最后用炒锅炒+收汁阶段才切小块丢进去煮一小会入味。这样不会导致土豆越煮越小、糊锅混汤。而且最好一开始就选择耐炖、不会变沙的土豆(视频里有讲解怎么挑土豆,不过反正我是没太听明白……
so
正不正宗并不重要,也没有真正的“正宗”,但是你得改良得好吃,大家爱吃啊!!!
然后晚餐就和对象出去找了家新疆饭店吃了😋 好吃
酸奶是偏酸口感,不知道本身有没有加糖,但是送了包略固体的蜂蜜,配上简直完美!
蜂巢奶茶是咸口奶茶,但没酥油茶那么咸,像更香一点的普通奶茶,还能无限续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