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决定先电影
我趣爱德华诺顿(激动),网络不行断断续续的但每一次停顿怎么都这么好看呀呵呵呵
用电影对照就知道拔剧怎么改的(剧最成功的并且主要目的就是塑造拔杯,同人剧嘛!之前看s2访谈腐勒有提到原著,不知道把剧写成柏拉图男同罗曼史并且包含女同结婚情节整体还如此抽象是否是想表达一点对主流趋势的反叛)
虽然休休很好但这可是诺顿呀!虽然大舅也很好但这可是拉尔夫费因斯啊。。。
果然电影的节奏感就是很抓人,灯光和调色也舒服多了,拔剧s3要么高闪警告要么重回黑暗对我眼睛不好




开始看必须保卫社会了,顺利一口气看完1976.1.7,很好的开始,目标是理解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喜欢整个系列(好完美的精神遗产),每次一节课,节奏感刚好,眩晕不伤脑,控制摄入知识的分量,回顾起来甚至有愉悦感











不知道看什么于是打开 蜜蜂与远雷,一口气看到一半,很有吸引力,非常好读
古典音乐+小说挺少见的(应该吧)
虽然看的是文字但脑子里仿佛有画面,并且以动画形式(四谎?)
心理描写细致,完全就是日系感,大家都是日本人吧JPG
不知道为什么一阵疲惫袭来,准备歇一会换一本




大逆华福华……相棒……传说组……
改编是命题作文,大逆讲的不是福尔摩斯的故事所以不受框架限制能够发挥随意(总觉得大逆福嗑多了),把华生作为概念呈现我实在太喜欢……而且和主线结合巧妙程度令人叫绝一点都不突兀,巧舟,神(突然)




贝克风险社会
使用未清洗的油罐车装食用油导致食物油中混入不可食用油
公众对风险产生焦虑,工业生产无法预料的后果是工业社会本身的一种意义深远的制度性危机,全球风险社会时期采用新型的合法化的文化模式来解释风险问题
风险社会的轴心原则是风险的分配,风险生产的逻辑统治着财富生产的逻辑
1.社会运作逻辑
现代社会资源并不短缺(大部分人吃得起油)
关注的是如何避免、减弱、改造或疏导在发达的现代性体系中系统地产生的风险和威胁——发达的现代性中财富的社会生产系统伴随着风险的社会生产(工业油的广泛使用增长了其与食用油接触的可能,不清洗油罐车利于节约成本,消费者和商家存在冲突,产业内部对油的运输可能存在共识和竞争——风险转嫁、规避、否认和再诠释)
风险处理的是人们所不需要的现代化的负面影响问题(关心食用油是否有益健康-猪油/菜籽油,关心食用油是否用在合适的地方-玉米油/花生油,额外的油摄取-鱼油……现在还关心是否混入工业油——风险增加)
风险以颠倒的方式附着在阶级模式上,意识决定存在,随着风险扩大会出现风险分布平均化的局面(谁吃的油完全安全?)


想知道相貌的审美或者偏好(觉得好看不好看,喜不喜欢某种气质)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我从来不记得人脸,回想不出任何人的长相,甚至不照镜子,但还是存在相貌偏好(甚至是很严重的颜控)那么面孔怎么能解码成一系列让我身心舒畅的信号呢
因为面孔依赖于一部抽象的机器,所以它才不会满足于覆盖头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