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详情
avatar
@AlexChe31659937@x.good.news
《纽约时报》11月7日刊载专栏文章狠批民主党及其总统候选人贺锦丽,原标题就是《一个自命不凡、自以为是的政党遭遇惨败》。作者布莱特·史蒂芬斯(Bret Stephens)现为该报专栏作家。他擅长国际政治评论,观点常与众不同。2013年因一系列优秀评论而获得普利策评论奖。此次投票本着矬子里面拔将军的想法,他投了贺锦丽一票,但是恨铁不成钢。

“国际象棋界有个传说,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的一场锦标赛上,伟大的丹麦犹太棋手阿伦·尼姆佐维奇在对阵德国大师弗里德里希·萨米施时发现自己很被动。一想到要输给一个在他看来水平不如自己的对手,尼姆佐维奇就怒不可遏,他跳到桌子上大喊:“我竟然要输给这个白痴?”
周二深夜,随着贺锦丽赢得总统大选的希望突然开始变得渺茫,这个想法一定在不少自由派专家和民主党知名人士的脑海中闪过。
是啊,考虑到民主党人是如何看待川普的——一个两次遭弹劾的前总统、一个重罪犯、一个法西斯主义者、一个偏执狂、一个小丑、一个精神错乱的老家伙、一个不断被深夜脱口秀嘲讽和道德谴责的对象,他们怎么会输这么惨?许多民主党人倾向于采用的理论是,一个容易受到种族主义、性别歧视、排外主义和极度愚蠢影响的国家会被那种曾经诱惑德国选出希特勒的煽动行为所蛊惑。
这个理论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尽管只是歪打正着。自由派人士普遍无法理解川普的政治吸引力——他们想当然的原因除外——这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他何以做到历史性的、本来完全可以避免的卷土重来。
贺锦丽为什么会输?从策略层面说存在很多失误:她选择了一位进步派的竞选搭档,这无助于她拿下宾夕法尼亚州或密歇根州等必须拿下的州; 她无法将自己与拜登总统做切割; 她愚蠢地将川普称为法西斯主义者,这等于是在暗示他的支持者差不多也是法西斯主义者; 她在吃力地为自己的参选提供令人信服的理由时过度依赖名人代言; 她没有坦率否定自己在2019年作为候选人时采取的一些更为激进的立场,而是依赖于“我的价值观没有变”这种陈词滥调。
还有一个更大的错误是,在没有政治竞争的情况下直接任命贺锦丽为候选人——这是对民主程序的侮辱,而且正如我们中的一些人当时所警告的那样,任命了一个非常弱的候选人。反过来,这又是因为民主党人没有认真对待拜登明显的神智衰退,直到6月的辩论灾难(之后又让他多坚持几周),使得哪怕一个时间缩短的迷你初选都不太可能。
但这些算计上的失误存在于三个更大的世界观错误之中。首先,许多自由派人士坚信,在拜登领导下的美国情况相当不错,甚至可以说非常好,任何与此观点相左的人要么是散布右翼不实信息,要么是傻瓜。其次,不愿正视现代自由主义对如此多的美国人来说是多么令人厌恶。第三,坚信在面对川普时,唯一合适的政治形式是抵抗(Resistance)的政治——大写的R。
关于第一点,我已经记不清自由派专家有多少次试图引导读者阅读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的晦涩数据来解释为什么美国人应该停止对消费品价格的急剧上涨或房屋和汽车融资成本的上升感到恐惧。或者坚称南部边境不存在移民危机。或者声称拜登头脑清晰,任何提出不同意见的人都是混蛋。
查看详情
0
0
0
@AlexChe31659937@x.good.news
0/471
加载中